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孩子厌学教育全封闭学校咋办

在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多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比如,是否留恋假期,是否期待开学等。有的孩子在开学前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焦虑的状况。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困扰,帮助孩子克服焦虑。特别提醒:在开学之初,应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不要给孩子太强的压力和竞争感,要让孩子积极乐观,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金秋9月,每到孩子入园,在幼儿园门口总有“生离死别”的场景。孩子拉着家长的衣服,死活不愿放开,而父母也是含泪狠心地撇下孩子,转头离去,时不时的还回头望上几眼,心里对于孩子的担忧从未停歇过。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电子产品十分普及。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各种游戏和动画对孩子的诱惑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就会沉迷于其中,经常拿到手机就玩个没完。但是家长们要注意,使用手机属于近距离用眼,时间一长就可能造成眼睛的疲劳,诱发近视。

1.孩子们喜欢打游戏,也许不仅仅是单纯的沉迷电子产品。还有可能是从游戏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游戏玩得好,恰恰是自己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的证明;或者是孩子在团队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往往会收获同龄人的尊重与羡慕。

2.对于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家长们又能做什么呢?第一,家长在上网课后尽量将电子产品收回。在非学习时间,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防止沉迷。第二,分散注意力。在空闲时间尽量带孩子去户外玩耍,减少呆在家中的时间。呆在家中孩子无事可做,只会将注意力放在电子产品上。可以尝试带孩子去户外踏青、运动亦或者是去博物馆等场所。第三,循循善诱。告知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让孩子从内心认知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而不是一味的使用暴力禁止。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3.多陪伴:假期要多陪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社会实践活动,避免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孩子的家国情怀。建议家长以国庆节为契机,带领孩子参观抗日旧址,纪念馆或者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增进孩子的爱国情感。

4.孩子在生活中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再加上他们很早就接触过网络电子产品,致使他们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希望在游戏中找到角色主导的满足感。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之间的时间,容易使他们没有精力学习。学习如果不付出努力,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家长可以跟孩子制定约三章。只要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更好地完成当天的作业,他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去适当地玩游戏。这样,这样的约定才能使孩子更有动力、更自主、更有控制力地对待学习,但前提是学习质量要好。

5.并且,疫情期特殊儿童生存现状的数据调研中,我们发现,专注力不足的特殊儿童由于减少出门,产生了明显记忆力衰退;部分特殊儿童疫情期间沉迷电子产品,与家长频繁产生冲突。

有些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三门功课(语文、数学、英语)加起来285以上,都是正常成绩,而上了初中的同学,一下就变成了七门、八年级八门。功课的变多,势必要分神,有些人就适应能力弱,比如我女儿,初一下学期的数学就一下成了42分,前所未有的下降。着急、同学瞧不起,都是造成她厌学的原因。这个时候一定要多鼓励,然后家长提供外力,一对一帮助她。这个学期我女儿的数学考了85分,已经跟上节奏了。

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理由:对眼睛不好、不良信息浸染、缺乏互动、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单一输出让孩子少有思考、容易沉迷游戏等等,看起来坏处的确不少。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理由: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工具就有其两面性,既然不可或缺,那结论就是肯定的:应该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宝爸宝妈们,你们平时都有什么方预防宝宝近视呢?如果宝宝沉迷于电子产品,都是如何转移TA的注意力的?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探讨。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但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