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通报小孩叛逆想送到特殊学校如何弄

把握一个时间要点:7岁前自己带,要是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尽量做到3岁前自己吧。因为这两个年龄是孩子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关键。3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安全感构建的关键时期,孩子会迈上幼儿园。而7岁前是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也一定要把握住。如果你也想让孩子变得高情商、习惯好、会学习。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加入孙云晓老师的线上学习课——《为人父母必学的36堂家教通识课》

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包袱,他们经常寻找不去上学的理由,比如撒谎说肚子疼。当这种情绪膨胀到极端的时候,他们干脆不计任何后果——逃学。怎样才能纠正孩子厌学、逃学的坏习惯呢?教育专家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这样的做: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智商,而是后天形成的习惯。

身体免疫系统状况对于孩子融入幼儿园生活至关重要。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定时饮食、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有的孩子本身体质较弱,且容易出现过度分离焦虑和抗拒心理,此时家长可以一面酌情调整孩子的入园时间,一面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确保孩子在健康、昂扬的精神状态下迎来幼儿园生活。

其实大部分孩子天生很喜欢帮助人,帮助他人时孩子会得到成就感。因此,适度放手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的家庭事物,让孩子帮助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肯定孩子的帮忙,不仅能收获一个好帮手,而且对孩子动手能力、合作与责任心、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4、父母调整好情绪,不要太过于焦虑。很多父母看孩子哭闹,就不忍心送她去,入园时也拉拉扯扯,不舍得把孩子给老师,甚至回家不停的问孩子在园里的情况,这样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孩子,不利于前期的幼儿园适应。

父母急躁,孩子就容易哭闹;父母寡言,孩子说话就会比较少;父母粗暴,孩子就容易攻击别人;父母焦虑,孩子就很难快乐。

不焦虑的妈妈,会把握住这个宝贵的契机,和孩子展开讨论,关于她对自我的认知,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规划,通过启发提问、倾听、共情、分享等逐渐协助孩子确定他的人生志向。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