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孩子训练学校咋搞

其实在新环境中孩子的分离情绪很快就会被别的事情转移,相比而言成人的焦虑情绪反而没那么好平复。孩子的情绪比成年人更加敏感,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孩子必然也会陷入新一轮的焦虑中,从而造成一个死循环。所以,让孩子不焦虑的前提是父母要有一个温柔而强大的心。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孙彦认为,当今社会节奏快、竞争大,成人的焦虑,包括家长和老师的焦虑都传导给了孩子,导致孩子压力过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使用让很多孩子都活在虚拟世界中,没有同伴的相处,缺乏人际交往,也就无法获取解决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临床中甚至发现有的高中生不去上学,在家里接受的是一对一的教育。

于是,她积极地投身到宣传家庭教育的行列之中,为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解决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而献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谢海玲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青少年在学和成长中易出现以下问题:有了孩子,等到看到他们1、学动力不足;2、学目标不明确;3、感恩意识下滑;4、人际关系难以处理;

无论什么阶段,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们的焦虑一直存在。而“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一些家长的主要焦虑点在于认为“双减”后孩子学习主动性情况变化不大,“考试减少后如何把握孩子学习情况”,“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等问题上。

每个家庭的教育目的,又要依据这个家庭及其子女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定。家长要从自己家庭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家庭教育目标,以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潜在能量,使其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这是因为家庭教育目标的制定总要兼顾到家庭的利益、孩子的利益和前途。必须培养孩子具备在未来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明确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合格人才。

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了,还是学习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单纯的作业太多,让孩子感到疲惫。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父母才能对症下药,好好的开解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上学兴趣。

都说家庭幸福社会才会和谐稳定,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生活习惯等都需要父母去教导与指点,所以作为父母责任重大,《家庭教育促进》从宏观角度规定了家长最起码要做的事情。有了这个基本原理和原则,家长们再通过不断学习与自我约束,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家庭教育质量得到提升,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双减策的出台,让学生家长喜忧参半,孩子的学习压力终于得到了减轻,同时又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希望家长们调整心态,将教育重心转移到家庭教育上,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息。

早在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此可见,国家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师!社会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唿唤家庭教育指导师!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