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教程攻略孩子反叛期叛逆学校咋办

但我国目前家庭教育多是自发行为,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负面情绪时,常常不知该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建立良性的互动亲子关系,甚至还会因处理不当导致矛盾的激化。因此,及时开展科学的、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是彰显父母教育智慧的关键时期。要想使孩子蜕变得更优秀,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智慧的家长,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教育有条不紊地推行下去。作为家长,我们始终应该是一名学习者。

的确,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去学校就读是孩子本该履行的使命。但,往往就是有少部分孩子因为厌学在家,找种种理由不愿去上学。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2021年11月4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发布相关案例,上述案例就是其中之一。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江苏省检察机关立足案件办理,注重协作配合,全面加强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共对1986名涉罪未成年人的监护人、487名未成年被害人的监护人、291名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已帮助1555个家庭改善亲子关系。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些有利于孩子上学之后和其他孩子的交往,帮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劳动教育,发布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教育部系列推出“五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措施,希望能够标本兼治地优化教育生态,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保护儿童身心健康。近日,经过多年的立法调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确定了家庭、国家和社会在促进家庭教育中各自的责任,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刚才提到的那位高二的学生,今年的春节长假期间,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开学之后,紧张的学习让他不适应。成绩下滑,让这个孩子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企图逃避,这个时候更加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有些家长,不能理解孩子,当孩子提出不上学的时候,他们开始失望,继而转化成抱怨、批评和指责,认为自己的付出还是不能被理解,甚至进行道德绑架,威胁孩子说“你不上学我就跳楼。”这会让孩子更加焦虑,感觉活着没意思,如果没有自己,父母可能活得更幸福,这种道德绑架甚至可以逼着孩子走向绝路。

当孩子莫名其妙出现厌学心理的时候肯定有原因,要么是被老师批评伤了自尊要么就是被同学霸凌了,不敢和父母说,但也不想继续被欺负。

在梅林的汇龙幼儿园门口,大部分学生都是走路上学,仅有小部分学生是家长开车和骑电动车送到学校。在校门口,记者看到一名家长骑电动车送孩子,本该是孩子坐的位置放了一个框子,孩子只能窝在前面。更重要的是,孩子并没有佩戴头盔。问及孩子没戴头盔的原因,家长表示是没带,而孩子却说,是找不到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