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带你了解叛逆期孩子送强制学校好不如何是好

今天跟家长唠叨了很多,都是我的肺腑之言,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觉得太累了、太麻烦了,没有办法,孩子们出现厌学了,孩子们出现拖延了,其实家长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孩子心里的问题,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语言上的,一种是行为上的,比如有的孩子会把玩具拆的稀里哗啦,这正是孩子们通过观察现象认识本质,由结果去推知原因的过程,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把损坏的东西修好,并给孩子说明道理。

并且,疫情期特殊儿童生存现状的数据调研中,我们发现,专注力不足的特殊儿童由于减少出门,产生了明显记忆力衰退;部分特殊儿童疫情期间沉迷电子产品,与家长频繁产生冲突。

有的孩子厌学是因为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家长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学习是为了给自己谋一个更好的未来,不是为了应付他人,学到手的知识都是自己的。

电子产品独特的设计很容易让人形成“上瘾行为”。尤其是让大多数家长头疼的电子游戏,可视化的设计及游戏关卡目标的设置,让孩子体会到了生活中缺失的成就体验并沉迷于其中。它不断地刺激人体大脑的奖赏机制,从而分泌多巴胺,让人有愉悦感,产生上瘾行为。

除非有一名家庭成员,能够分出自己的时间,每天给孩子2个小时的关注,否则这个孩子的成绩是很难逆袭的。当然也有真的逆袭的学生,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家长投入的精力都是不可估算的。家长的决心和孩子的勤奋是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常碰到这样的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用辅导,不用管,语文成绩年年第一,又爱阅读又爱写,自己家的孩子,就算是每天盯着写作业,成绩也没有什么进步,这是大部分家长的困惑。

我初中是在一所私立学校新华中学就读,毕业后考上了市重点高中25中,受教育的资源及环境还是不错的。但我自控能力较差,有时禁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时常沉迷游戏不能自拔,觉得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找到快乐和久违的成就感。在那些疯狂的日子里,我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母亲的劝解我根本听不进去,看到她潸然泪下,我内心也难受至极,因为我注定成不了她希望的懂事听话的乖孩子。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了我的中学时光。

家长都无作为孩子的优秀榜样,一直在带孩子的过程当中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也会让孩子有样学样,在日后学习当中依赖电子产品。

父母能够协助孩子制订日常工作中和休息方案,让孩子避开电子产品。针对思维并未完善的孩子,如果不加以控制,孩子就会沉迷。需要家长操纵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进行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后能够玩乐。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