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不想去特训学校咋搞

如果孩子上学,家里还得出个大人陪着做作业,想想真是心里累,到底是谁上学呢?其实没有这么严重,如果在孩子开学的第一个月,我们用对的方法帮孩子养成好的写作业习惯,那以后就不用操心这么多了。然而这个时候,家长只看到他不去上学,看不到他内心挣扎的痛苦,更看不到“不上学”的真正原因。这也是几乎所有的咨询发生在孩子出了问题之后的原因。家长着急的是孩子不上学这个现实,急于想解决的是赶紧让孩子好好上学,而不是孩子内心承受着的痛苦。家长不明白的是,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导致孩子出问题的方向上越陷越深。

综上所述,孩子厌学不上学沉迷于游戏,脾气暴躁,家长应该从多方面帮助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远大的人生目标,让孩子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家长你认可吗?我在讲拆解孩子不上学,沉迷游戏怎么办的文章课程里,有更详细讲解。

家庭的支离破碎,把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妈妈身上,送孩子上学,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不能让姥姥送,姥姥都70多岁了,脑血栓,走路也不方便,我只能不让他上学,这样也能放心一点。”

1,心理原因:比如学习心理压力;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人际交往的困扰。心理压力可通过心理咨询化解,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果是人际交往困扰,父母、心理咨询师和孩子进行人际互动的引导,帮助孩子通过这次经历学习人际交往的心态的调整。学习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了通过学习这个过程来培养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胜不骄败不弃垒的良好性格品质。人生那么遇到变化和波折。如果人只能接受顺境,无面对逆境,那么这样的人迟早会在人生的困难面前回避退缩。有的人大学毕业也依然畏惧上班,因而在家啃老。所以借由上学的过程塑造自强不息的强大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有良好的心态,美好的生活都可以逐步的去创造出来。

一个六岁的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每天哭闹着不肯上学。家长着急得很,每天为这个事情跟孩子闹别扭。后来还是我给家长说了孩子在学校被欺负的事情,她回家去问孩子到底是怎么样被欺负的。孩子给他们一五一十地说了。结果,孩子的爸爸当场掉眼泪!一家人拧成一股劲来应对,找老师,找同学。现在孩子每天开开心心上学,还经常去保护其他同学!

父母要放松地对待孩子入园这件事,家长心态越轻松,孩子焦虑的时间就越短,因为孩子能从家长的言行中感觉到成人的内心状态并受之影响。

为了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平时在家时比较喜欢的玩具,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孩子会有一定的安全感。也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缓解入园时的焦虑。

很多孩子的焦虑感,来自于孩子自身能掌控的东西太少了,比如每天要完成多少量的作业,每天的作息时间表,每天要去上什么才艺课程,每天要阅读些什么课外书等。这样一来,孩子一天的时间已经给家长安排得满满的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孩子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就更别说掌控力了。当孩子的掌控感越来越低的时候,焦虑感自然便会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