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厌学青少年教育学校怎么办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孩子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为此家长不得不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方法,然而有时候却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青春期孩子厌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孩子之所以厌学,一般都有其原因。家长要想帮助孩子摆脱厌学的现象,首先应该去弄明白孩子为什么厌学,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从家庭教育支持来看,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有效供给,是当前家庭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加以规范和保障的。因此,未来我国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将再上新台阶,高等院校会纷纷开设家庭教育课程,家庭教育专业人才数量实现增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也会逐步建立。家庭教育的大门已对资本紧闭,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服务网络的建立,必然会需要广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市场的广阔前景有待发掘和探索。

1.家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在发达地区,每300—5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美家庭教育机构有700多家,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就形成了父母教育的理念,对父母自身教育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为此,很多培训指导师开始在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岗位培训工作。

2.家庭教育越位体现在家长越来越多地介入学生的教育,这也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各种家长群家长会家长委员是否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学生上学为何要家长为一个头衔也争得烟瘴气?家长越来越多介入孩子生活,鸡娃的本性暴露无遗,对孩子的正常娱乐真的能保障吗?我知道有的家长可以,但大部分呢?比如网络游戏,比如动漫,大加限制真的合适吗?

3.《家庭教育促进》已经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促进指出: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给与相应的指导、服务和支持,这就说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个职业在国家策的支持下一定会快速发展,未来会出现大量的家庭教育相关的机构和从业人员。

4.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有一些原因可能在于父母之间,家庭不和,未想父母之责行欲成家庭之事,还有一些则是认为过于要“放养”孩子。这么做的话家长并未尽到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即培养一个孩子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能说一些家长在世界观上可能无做到许多,但是价值观、人生观还是要做到的。孩子在当前教育下除了学校便是家,因此家庭教育是极重要的,而家人是孩子成长中为数不多可推心置腹地聊天的社会人士,所以家长在孩子成长中要讲一些自己曾经的社会经验,让他们看到一个现实的社会而不是网络上的镜像的碎片的社会。这是培养孩子三观的好机会,因此把牢家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孩子从来都不是父母或监护人的私有财产,孩子是国家的财富,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作为家长都想让孩子开心快乐的成长,但也希望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期能有所成绩,有所进步。但同时,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加重了孩子的校内外学习任务。“双减”策就是为了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

很多孩子成绩不好,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没请家教,而是因为产生了厌学情绪。这种厌学情绪可能是针对一门功课,也可能是讨厌所有的学科,孩子的厌学一般会有两个原因,一是孩子本身的原因,可能由于年龄小,心理素质不稳定,不善于掌控自身情绪,因此学习上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精神紧张,自信心受挫,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和学习心态。另一种原因可能就是外部环境造成孩子的厌学,这一类的原因很多,比如父母不恰当的期望,某些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当,课业负担的过重,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等,这些情况都会令孩子产生抑郁、烦躁,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

学校承担家庭教育指导责任的出发点是“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师要把重点放在关注孩子的交往能力,社会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乐群合作能力上面,跟家长形成合力,育德高于育智,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培养阳光、健康、乐观的优秀少年,培养积极乐观有责任感、有意志力、有包容心的优秀学子。这些优秀的学子靠家校的沟通,靠我们一大批先知先觉者、拓荒者成为家校沟通的纽带人,真正开拓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合作路径,指导并引领家庭回归正道、回归生活,让家庭成为孩子人格完善与信仰培育的奠基之地。

按照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将承担不利后果,会被批评教育、劝戒制止,必要时将被要求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依照未成年人保护、反家庭暴力等律的规定追究律责任;公检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权益的吗,可责令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不知道如何实施家庭教育,对孩子抱有过多的期待、怀有过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在于国家、府、学校、社会没有形成指导、支持、服务、督促家庭教育积极有效开展的合力。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显示,30%以上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绝大部分家长遇到家庭教育的问题多靠自己解决。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