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孩子厌学叛逆只能去戒网瘾学校么怎么解决

疫情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理压力,请海滨的家长一起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排解疫情下孩子的焦虑情绪,成为孩子的阳光“引路人”!各位家长无论您家孩子是哪一种,在面对入园焦虑期时,我们都要用良好的心态正确处理,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家庭,孩子的港湾和走向成功的起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和坚强的后盾。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很多人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成功的家庭教育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庭教育造就失败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也是父母最重要的作品。然而,据中华妇女联合会的资料显示,我国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家庭教育方欠妥或者有严重偏离,教育绝不仅仅是校园和老师的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

1.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家庭是孩子终身的学校,家庭是孩子终身的学校,“劳动”也不是成人的“专利”,劳动能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信,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是他们一生宝贵的财富。请家长们多放手让孩子们去试一试、做一做,多一点耐心,多一份鼓励,让孩子从劳动中懂得:“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皆由人的双手所创造”。

2.2.运动。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暑期应多开展亲子运动;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他们与同伴一起运动。假期中,应尽可能提前确定好每日或每周的亲子运动时间与项目,帮助孩子养成定期运动的好习惯。

3.这位退休班主任回忆说,他经常在班级家长会上给学生家长提出一些“要求”,让家长们在孩子回家后,帮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他甚至这些习惯对孩子的学习有多么重要!只有父母高度重视,对孩子严格要求,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才能为孩子的优秀成绩打下基础!

4.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本无可非议。但是,过于看重补课,就大错特错。学习是个系统工程,习惯是基础,内驱力是关键,补课是次要的,最多只能算个性化学习的一点措施而已。

5.科学推动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协同,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养成好习惯,这比学习小学知识更重要。

现在很多家长都存在教育焦虑,“鸡娃”更是横行于世,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考不出好的名次,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比下去,这种焦虑的后果就是孩子的学习压力一步步变大,孩子的书包变得越来越重,很多小学生都开始戴眼镜。

在高实幼大家庭里,每个孩子都浸润在充满书香的校园里,我们鼓励孩子们爱阅读、会阅读,通过故事大王评选、图书漂流活动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读书、分享故事,在家里的时候通过视频记录、绘画表征我的收获、进行故事创编等形式分享到班级群里,在班级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帮着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为很大一部分孩子提供了展现和分享的机会。作为庆六一系列活动之一的阅读节颁奖活动更是把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推到了新的高度,孩子们手捧奖状,像是一份无上光荣的荣誉,迫不及待地和同伴、爸爸妈妈分享。

学习和写作业,本来就是一个学生的责任,我们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爱上学习,自觉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家长拿着鞭子赶着他们去学习。

同时,为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志愿者为儿童现场科普了“扫打非”相关知识、发放了“绿书签”,并组织孩子们在横幅上签名承诺,引导儿童自觉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帮助他们养成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优良习惯。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