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济南莱芜这边有青少年特训学校吗如何是好

负性事件影响。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了校园霸凌、被排挤或其他压力性事件,孩子会感到焦虑、紧张、甚至表现出低落、抑郁,并很大程度上会让孩子对上学产生抵触心理。获得注意的功能:拒学、厌学是因为孩子为了获得重要他人的关注(例如不上学可以待在母亲身边、得到家人的关心等)。

首先对于孩子的“厌学”,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去正确地认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孩子不爱上学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每个人都有,不要因为孩子不喜欢去上学,就给他贴上“不爱学习”、“不求上进”、“坏孩子”……的标签。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你能够上学,是非常幸运的,会成为人生最大的奖赏”,当孩子弄明白此目的,才能成为喜欢学习的前提。

孩子上学之前,可以购买一些绘本,引导孩子对学校、同学和老师产生兴趣;有条件可以提前带孩子参观校园,提前接触任教老师。孩子上学之后,家长应多跟孩子交流一下学校的事物,消除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感。

有位准妈妈在我们妈妈群里发了一条信息说,眼看自己的孩子预产期快到了,自己还没有任何生产的征兆,担心孩子会在9月出生,到时候会晚一年才能上小学,愁秃头。群里有的妈妈安慰她顺其自然就好,虽然晚一年上学,但是孩子比较大,接收新知识的速度更快,各方面的能力更成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更出色、自信。不过,也有妈妈持反对意见,认为早上学能更早地开发智力,而且早毕业早工作,比别人多了一年的机会,建议这位准妈妈赶紧去做剖腹产。

我不会因为别人说晚一年对孩子更好这句话,去让孩子晚一年上学。这个行为就像是很多父母打着“为你好”这个名号,给孩子做选择和改变。

小苹果要上学,要与母亲分离,产生了焦虑感,出现了离开妈妈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安全感。她哭泣流泪,渴求妈妈的陪伴,渴望着心灵上的安慰。妈妈听懂了孩子的心声,她用那颗看得见摸得着的“妈妈心”作为寄托母爱的载体。而小苹果得到的是眼看有物、触摸有形的妈妈的心,是心灵安全的依托,是在陌生环境中仍能感受到的“母爱”。“妈妈心”使小苹果的心灵得到了安抚。

许新颜: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孩子不上学——家庭关系革命的信号》(点击阅读),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疫情期间,我接了大量不上学的小来访者,当我走进这些家庭后,发现孩子与爸妈的分离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这个过程有太多的纠缠和撕扯。而且,不管是“不上学”或者是“与父母争吵”,都是一个信号——家庭关系的模式需要一些调整和面对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