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青少年成长特训学校怎么办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父母、监护人要为家庭教育负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国家和社会将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同的家庭形态,不同的教养态度和对孩子不同的期望值,特别是不同的家长素质,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过剩的时代,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那么面对现状,我们该如何克服家庭教育中的困难,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呢?

家长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责任人,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学校和老师当然希望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调整对孩子的管理方式。即便家长的工作再忙,也应该抽时间参加家长会,定期和老师沟通。否则老师不确定家长是否对孩子关心,是否能够接受孩子出现问题后学校的处理方式,更不会知道是否是家庭有问题才引发了孩子的问题。

既然知道问题了,我们就对症下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去解决,只能从学校和家庭教育入手了,对于孩子早恋的问题,家长比较难发现,主要是家长平时都比较忙,孩子回到家,一般都是忙于作业,双方沟通的比较少,学校老师是最容易发现孩子早恋的,一旦发现了,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家长和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感情方面的引导。

尊敬的各位家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老师义不容辞人的责任,希望全体家长配合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成为明天祖国的栋梁之才!

《〈家庭教育促进法〉系列解读》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省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省德育共同体、省家长学校、河北广播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联合录制,邀请河北师范大学江雪梅教授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出台的背景意义和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工作机制、协同任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解读,并就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理念方法和对孩子的科学减负、成长规划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通过案例分享、互动答疑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深入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争做合格家长。《〈家庭教育促进法〉系列解读》于12月14日-17日播出。

家长每天晚上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与孩子聊聊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事,聊聊自己,聊聊感受……对孩子的了解多一分,与孩子的关系更亲密一分。

学校里孩子大多数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学校里中午的这一顿饭可以说是孩子们一天中吃得最好的一餐,有菜有肉有水果有牛奶,有的很小朋友说,比自己家里吃的还好,还好吃。为了让孩子们吃得更好,张校长还自掏腰包让孩子们吃上虾、牛肉、水果等。

我们会去吐槽,当老师责备孩子没有做作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孩子可能昨晚父母上夜班了,他还得在家看弟妹;我们会去吐槽,一个校长没能处理好学校的种族歧视事件,或者没有合适的方式整顿学生上课偷看手机的歪风。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