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科技通报全封闭管教叛逆学生的学校如何弄

面对状态不好的孩子,他们可能会用“偷懒“”找借口”等字眼进行斥责、批评,结果反而雪上加霜,造成对孩子的二次伤害。还有些家长由于“病耻感”作怪就是不愿将孩子与抑郁症“挂钩”。走去幼儿园的路上,不要一味跟孩子说「别害怕」「要听话」,而是多聊聊开心的事,或者给孩子讲讲从前爸爸妈妈上学时的趣事,避重就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们在辅助孩子上学的能力上多有欠缺。比如陪读能力不够,不知道怎么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出现扰乱课堂的行为时无应对。

1.通过给孩子读绘本,藉由故事的力量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是一个很好的缓解孩子入园焦虑方。今天小燕给大家推荐了从入园准备到幼儿园生活预演,从心理调控到安全教育,一共8本儿童绘本,总有一本适合孩子。

2.这种焦虑可能来自于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担心父母/老师不喜欢自己,可能来自于孩子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设限,觉得“我不好,我不行,我很糟糕”,或者来自于父母的情绪化和父母的焦虑对孩子的影响,等等。

3.家长B:我家孩子害怕去学校,但是又说不出恐惧的是什么,鼓励孩子去了,有的课可以正常听讲,但是有的课就特别不遵守纪律,乱发脾气,孩子总说不知道为什么上学,找不到上学的意义,这种情绪怎么办?

4.“山里的孩子为了上学要走要多山路,爬过危险的吊桥,顶着一头霜花,但是再多困难都阻止不了他们上学的脚步……”

5.迈入幼儿园大门不久的宝贝们,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家长的焦虑点也开始向其他方面转移,重视起孩子在老师面前的形象,不希望孩子被老师看不起。

讲座的第二部分,聚焦的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五个实际问题。比如孩子的厌学问题。章老师提出,孩子厌学、不爱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家长是否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孩子表达时,家长是否经常鼓励他?当家长用故事喂养孩子,再辅以读书学习氛围的影响,孩子阅读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随后,章老师在讲座中对孩子的创造思维、孩子应该养成的好习惯等教育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不动声色就能让孩子自己去对比和感受,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相信孩子以后一定不会轻易地再说自己不想去上学了,这个爸爸的做真的很睿智。

对于幼儿上学不仅要适应学校生活节奏,请假后一方面会落下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孩子在家长的照顾下,活动量减少,抵抗力反而得不到锻炼。

我家孩子最开始选初中的时候,我还有考虑过换学区房,给他更好的教育环境,因为学校整体风气,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状态。后来呢,放弃了这件事情。在孩子教育上给自己太大压力的话,就很难不把那个压力和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我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就想着如果他后面哪科需要补习的话,再给他找些好的老师或者好的机构,让他去补充一下。但身边确实也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开车到处看学校,甚至换房子之类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