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期孩子不去学校怎么办咋搞

美国有调查显示,贪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让青少年的自杀率上升31%。而在我国,因为沉迷手机而患上「网络孤独症」的15岁以下孩子越来越多——在手机里自己是风生水起的角色,回到现实中,却个性懦弱、心理脆弱,极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走上极端。为了让孩子不沉迷游戏,很多家长也都拒绝自己的孩子玩电子产品,类似一些游戏机或者是手机都是不让孩子玩的;但也有一些家长是比较开放的,孩子该怎么玩就怎么玩,根本就不会去约束。

孩子厌学的3大真正原因,家长一定要察觉。有些家长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时刻,孩子突然变得害怕上学,拒绝上学,有时会以头疼或生病为借口推迟上学。这种情况往往会让家长头疼,担心孩子会耽误学业,但又不能硬着头皮去上学。万一造成更大的伤害可怎么办…

1.孩子本身对找学校就比较排斥(原因有多种厌学、丢面子等等),家长还带着孩子东奔西走跑很多学校,换位思考下,孩子不排斥就怪了。

2.然后小编开始搜索管教中心,真的是铺天盖地的新闻吓到小编了。现在的父母到底怎么了,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青春期出现了厌学、早恋、爱玩游戏、拖拉磨蹭等问题,不应该先找原因对症下药,实在不行寻求专业的家庭教育机构帮忙,去什么“少管所”“特教中心”。

3.孩子之所以厌学,大部分来源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身体上的变化,家长要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因为每个孩子厌学的原因都是不同的,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析。有些外在条件也会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孩子,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比较脆弱,很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有些老师在生活中经常会批评孩子,导致他们自尊心受挫,从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家长应该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平常生活中多和孩子在一起沟通感情,就算有了厌学情绪,家长也不应该一味的批评。

4.王杰是数学老师,也长期担任班主任。他从数学学科为例,结合班主任的工作,举例分析了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几个原因。

5.一般来说:孩子厌学基本都是因为上课的时候胡思乱想太多,注意力无集中,最终导致孩子上学后出现很累、很难受、很痛苦的症状,随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当然也许我们看到孩子厌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孩子身体不好、生病了最后导致不去学校;有的是因为孩子与同学、或是老师发生矛盾了,然后不去学校,有的是因为遇到刺激或是挫折了最终不去上学;有的是因为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好才导致不愿意上学等等,看上去好像真的是这些原因,其实不是的,因为那个时候孩子已经把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这些东西上面了。

有的时候人们需要用电子产品来办公,有的时候则是单纯用电子产品来娱乐。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让大家得以放松,不要沉迷于手机和电脑。电子屏幕是很亮的,长期看电子屏幕不仅会让眼睛疲劳,而且还会影响人的视力,让视力下降。想要缓解眼睛疲劳,就要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无聊了可以去约好朋友出门逛街,也可以看看书,在书中的世界遨游。

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耐挫力差是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孩子在学习中稍遇挫折(一次考试失败、作业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等),就灰心丧气,从而惧学、厌学。家长要教育并帮助孩子树立起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与勇气,增强心理耐挫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让孩子明白,成材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习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

再次、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了,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情就会苦闷,就会无心学习,成绩就会拉下,最终变成厌学晴雪。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学习挫败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后,给予补偿。

这个问题,其实也反应了,我们的家长,在处理孩子的学习态度上,没有给孩子一个表达诉求的机会。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不需要表达什么,没有理由,因为语文成绩不好,暑假就必须重新认真地好好学习。这还是不理解孩子,没有真正明白,孩子的学习需求。所以不爱学习,孩子变了,不写作业,暑假光想着玩,一天到晚刷手机,不能沟通,一说要去写作业就哭……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寻求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机会。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不是真正地厌学。所以,我们的家长也要学着去观察孩子,理解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改变的原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