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发现赣州安远孩子叛逆期管教学校如何弄

近日,国家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的危害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真的是百害无一利吗?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诊断网络、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孩子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网上?是在哪个时间段花的?具体又是花在了哪些内容上?孩子自己的感受如何?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如何?这些诊断,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来做。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应以孩子为主体,家长为辅助。一起诊断的过程,是孩子形成对此事的认识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形成动机、自愿采取行动的重要前提。诊断过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制订计划、采取行动。分析所花时间是否合理,为什么会沉迷,起因是什么。

先不谈语和外教,陈爽更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思维培养及身心健康。“超银的孩子,非常有礼貌,校风很正、师风淳朴。虽说课程创新班的孩子们交的学费要比普通班高一些,但孩子们不攀比,周一到周五都穿校服。孩子养成的不浪费、主动参与做家务的习惯,让我很感动。”在陈爽看来,课程创新班小班化教学,师生比很高,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度高,尊重孩子的个性。

现在很多家长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已经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成哄娃利器,堪比“电子保姆”。孩子哭闹不听话时,专注做自己事的家长就会将手机或iPad抛给孩子玩,有些孩子原本是想和父母亲子互动,无奈只有与手机作伴,时间长了,沉迷其中,有些孩子甚至发展到不经家长同意,自行拿手机、ipad,家长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反正只要孩子安静家长就省心,两边相安无事。孰不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弊大于利。

比如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入学准备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等。教师可提供一些幼小衔接的日常建议,比如培养孩子数感这件事,不是一定要通过做数学算术题,家长带孩子坐电梯时可通过看楼层上升的数字认识数字,比较数大小等等,而孩子认字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利用各种识字软件,或是借助识字卡片,生活里的广告,各种交通指示路、甚至梯子上的“小心地滑”,洗头台的“洗搓冲捧擦“都是很好的渗透文字经验的机会。

双减政策中,明确说了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这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责任重大,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长,并且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行动:我们家长要及时纠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第二,学校要求家长陪同劳动一定要参加。学校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肯定是有原因的。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扫把拖把抹布肯定没拿过,更不说怎么操作了。之所以把家长叫过来,我想学校并不是让家长代替孩子搞劳动,而是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重要性,并把这种习惯带回家去,同时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劳动,也是一种亲子关系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家校合作形式。

专制的家长:孩子经常会叛逆,会有暴力倾向,打别的孩子,欺凌同学,甚至报复父母。这样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自主性,习惯于事事由专制的父母做主,包括人生的各种重大选择。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