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管教青少年叛逆学校如何是好

老师让老师为难的时候,最痛苦的是,小学1年级的老师默认孩子在入学前上学,认为这是有基础的。让持续“快乐教育”和“零基础”入学的家长和教师感到为难。幼儿园不教,你能让孩子零上小学吗?小学老师:心太大了。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升入小学的现实,如临大敌,甚至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儿童心理专家说,家长的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孩子也会产生焦虑,进而对上学产生畏惧、厌烦情绪。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孩子开始上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没有必要过度紧张。作为家长,应该帮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学习和生活习惯,要创造环境让孩子认识到,上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1.督促孩子按时上学,不迟到。为了全体孩子的安全,骑自行车或电动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到校道时请自觉下车步行;放学时请到指定区域接孩子。

当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一定提前告知并强调给孩子关于上学后纪律性、规范性的问题。并注意劳逸结合和强度,不能让孩子在上学前就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为了更好地适应上学后的生活,家长可以逐渐让孩子调整到上学时的正常作息时间,比如安排白天做作业,晚上准时睡觉,避免开学时太被动。

许妈妈的孩子已经休学在家待了7个月,还是不能提上学,手机依然没有节制地玩,也没有学习的状态,这些下去,孩子什么时候能自己好起来呢?家长你觉得要等到几时呢?半年一年两年三年?学校会等你的孩子吗?

有些父母,先是焦虑孩子说话晚,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孩子没礼貌;孩子有礼貌了,又焦虑孩子不会拼写;孩子会拼写了,又焦虑孩子在班上不主动发言······总之,前面的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便接踵而至。

当我们了解这个情况以后,再来看看这个孩子为什么不上学。她一方面是自己到了长大、离家的年龄。她有一个走出家门、远走高飞的理想;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一个纷争的家庭。父母病重缠身,所以孩子远行和忠诚发生了冲突。所以不难理解这个19岁的女孩子,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中所包含的内在意义。

但是吼一顿,孩子哭一场,只会暂时解决当天的问题,第二天同样的剧情还会上演,上学还是可能迟到,这是因为,家长经常吼孩子,孩子已经习惯,对于这种高分贝出现了免疫力,所以你的大吼大叫,只是暂时震慑,而不能彻底改观。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