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技术分享改变叛逆孩子的全封闭学校如何弄

还有就是要联系他的老师或者同学,他们和孩子朝夕相处往往会比较清楚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他也是不愿意上学,有三个月,你怎么说都不行,就是不去上学了,转学也不愿意去。后来经过多方了解,特别是他的同学们,提供了一条特别有用的信息,就是她跟她的闺蜜闹矛盾了,然后就愿意在学校看到她,但是如果转学她还觉得没有朋友,不愿意去。根据这种情况,她的父母及时的联系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多方的交流和沟通,终于做通了孩子的工作。所以了解孩子为什么厌学的原因就最关键的。不管孩子是在写作、打球、玩乐高、看小说,都是他进入过渡性空间的方式,缓解焦虑和紧张。但通常父母会怕耽误学习,禁止孩子做这些。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把孩子送进学校确实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或者说学校和老师确实在照看孩子上帮了自己很大忙,但这绝不是家长们把孩子送去念书的主要原因。这种表述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给父母添了麻烦,甚至会觉得父母开始嫌弃自己、想要远离自己。

1.其实,孩子之所以出现厌学情绪,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缺少新奇点,从而厌烦日复一日地学习。家长应该从这点出发,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重新勾起孩子的好奇心。

2.总之,双减策的落地,可以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家长不要太焦虑,过度依赖补课班,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3.作为家长要十分明确地认识到,无论哪个学段学习,作业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所以即使孩子再普通,家长再优秀,家长也不可越职代劳、取而代之,而是引导孩子做好规划和预期。

4.然后,就是要让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力了,把脑海里想到的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关于续写的过程可以让家长来进行。孩子讲,家长写,这是亲子之间共同完成的作品,这时候家长再表扬几句,孩子有了成就感,之后也就有了更多的内在动力去思考,去阅读了。

5.我不认为家长和孩子沟通家长自身的事情的时候一切都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跟他说,这样会让孩子有“爸爸妈妈都是为我服务的”这样的概念,甚至认为自己可以操纵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不听自己的了就是家长对自己不好,形成这种索取式的思维之后是很可怕的。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的明显变化,当心产生过度焦虑。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过度焦虑,可以陪伴孩子转移注意力,外出散散心、做些有趣的事放松心情。

要想对孩子进行很好的家庭教育,首先就必须要足够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想,而了解孩子则需要家长通过与孩子的沟通来了解他。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能够更清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对待事物的看又是怎么样的,只有足够了解孩子,才能够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

中国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小时候也厌学,也逃学。史料记载为证。「三字经」中记载: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后来他之所以成为亚圣,和他母亲严格教育有关,。孟母三迁的故事脍炙人口,说明教育不仅和教育者有关,还和环境有关。所以,家长和老师要问清孩子不想去学校上学的原因,正确引导孩子。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许多家长会发现孩子青春期的一系列问题,有些是关于亲子关系,家长们觉得孩子开始叛逆了,没有办沟通,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有些是学习问题,孩子以前很听话,进来学习积极性下降,逐渐变得厌学;还有些是情绪问题和行为方面,孩子情绪不稳定、沉迷手机网络游戏……这些情况的出现让家长们迷茫,无下手,甚至有些家长想和孩子面对面交流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