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头条新闻问题孩子学校怎么办

至于长期不愿返校孩子,可以找同宿舍家长聊聊,这样先知道孩子问题根源,再对症下药不迟。千万不要百分百听孩子关于转学、退学、休学等行为。也可以和班主任任课老师谈谈,才知道怎么处理。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我们这是怎么啦,这中国式的接送孩子上学还要继续演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们今天的作为与其说是我们为了金贵的孩子,不如说我们被社会现状俘虏了,我们不得不向现行的教育体制缴械投降。

心理学上有句经典的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在不知不觉中担任了老师的角色。因此,孩子能不能够健康成长,我认为既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导,更离不开父母悉心的呵护与智慧的陪伴。

陪孩子玩小学生的游戏家长还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小学生上学”的游戏,先由爸爸、妈妈来扮演“老师”和“学生”,用“老师好”、“同学们好”、“起立”、“请坐下”等语言进行对话表演,然后由孩子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使孩子知道怎样才能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有一位家长说,孩子今年中考没有发挥好,她白天在外面跑学校,回到家长就是焦头烂额的打电话咨询,那3天,吃不下睡不着,尽管心急如焚,但还是在孩子面前没有过多表现。

后来孩子在家呆的实在是烦了,游戏也打得没有太多兴趣了,就要求上学了。这时候我们有各种担心,还一直在拖后腿,但是孩子非常明确,强烈的要求上学,我们也就同意了。

这些都是家长需要了解的地方。更有甚者,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学校上一节体验课,观察老师对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关爱,及时给予孩子帮助,更深入的了解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二孩妈妈和有着8年经验的家委,我还是能真切感受到“双减”带来的福利。孩子的负担确实减轻了,作业少了,回家后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用来做运动、玩乐器、做家务或者阅读;因为有校内课后托管,家长也不用再做下班就往学校飞奔接娃的“赶路人”;校外学科培训的整治也让教育回归到育人的初衷。但是,同样因为校外学科培训不能在周六日排课,有一些孩子放学后就要赶去补课,更有的家庭请来私教,感觉孩子又在另一赛道上奔跑了,非常辛苦。在我看来,当家长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焦虑是会减轻的,当教育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学习的内驱力也会逐渐提升。家长越平和,孩子就越淡定;家长越焦虑,孩子就越不知所措。

在孩子入学之前,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这个学校的有趣故事,以及这个学校的基础设施、日常生活,多给孩子讲一些与这个学校有关的积极事情。家长最好能在周末、假期带孩子到这个学校参观一下,让孩子亲眼看看这个自己未来要学习6年的学校,让孩子对这个学校感到满意,对自己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