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孩子矫正学校咋搞

类似胡来、跑极端、造流量父母太多了,什么让孩子火车站乞讨、带孩子收废品、把孩子送去见警察、带孩子不上学了自驾游一年……现在的上学和读书已经是两件事情了,送孩子上学的初衷,不明白的人是稀里煳涂随大流,而功利的人早已心照不宣,只是没有人愿意说破而已,读书学习是一生的事情,身在任何一个岗位都可以活到老,学到老,而上学仅仅是上学,比的是谁更会做题目,更会考试而已,它是一种投资,甚至是一种豪赌,拿你们家孩子的一生去赌。

不仅是父母,现在很多隔代长辈如爷爷奶奶也会带孩子,他们也会很焦虑,甚至送孩子上幼儿园看着孩子哭天抢地,自己也会暗暗流泪。也就是说,生活中主要照顾者如果容易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也容易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时时感受到焦虑。

某天看到一个教育学家接受访谈,批判现下的接送之风。教育学家说,小学四年级之后,家长仍然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是对孩子最大的溺爱,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不谙世事的“废柴”,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立。

1.寒假中,孩子已经习惯了身旁有家人的陪伴,所以当他(她)返园时,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对此,家长应提前在情绪上对孩子进行调整与疏导,经常和孩子一起回忆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以及他(她)对幼儿园的向往。

青春期不去上学的孩子里,有一部分是学习很好的孩子,他们自我要求很高,完美主义倾向明显。这时家长需要降低期待,和孩子共同学习更有弹性的思考方式,降低焦虑;

没有好的家庭,孩子根本接触不到好的资源,他们拼了命才能达到别人的起点。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每一名负责任的父母达成的共识。

疫情以来,教育部门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厌学,借助电子产品上课的原因,也出现了沉迷网络的现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贾晓晖认为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需要用心、用爱交流。

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好学差全靠学校;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做“经商致富”的宣传,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曲他们的价值观;有的家长教育方让孩子难以接受;多数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过高、要求过严,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不自觉地把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上的唠叨让孩子心烦意乱,进家门就有抵触情绪,不愿学习;有的家长常常打架吵闹,甚至草率离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心学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