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泉州丰泽军事化学校 孩子叛逆

先要找出厌学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沉迷网络可以正确引导,不要强迫孩子戒网,平常父母要给孩子多点陪伴,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机。有时间可以一起出去散散步,周末带着孩子去打打球看看书或者电影逛逛公园,或是一家去周边郊游,那样慢慢的,孩子对网络的关注度就会减少了。有的家长一看孩子成绩下降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报补习班再说。这样是不一定有效果的。首先,孩子的成绩出现反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更不要急着报补习班。而应该与学生或者学校老师深入沟通一下,找出成绩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近段时间受到了其他事情的影响,有可能是某个知识点没有学会,也有可能是学习过于疲累产生了厌学情绪。这些影响成绩的因素,都不是简单粗暴的报个补习班就能够解决的。

而这种在商业上被普遍使用的心理学定律,其实也可以迁移到学习中,把握好高潮和结尾,就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和回忆。那么放在孩子的日常学习中,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秘密,不夸张地说,其实也藏在“峰值’和”终值“的体验里。

1.想让你的孩子像这位小读者一样爱上阅读《少年时》,爱上科学吗?这一回,我们总结出了“六大招式”,分享给所有少年时的读者家长,保证让娃分分钟爱上阅读《少年时》。

2.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求生欲”,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拼搏的动力源泉。我觉得新时代的学生最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动力问题,我们希望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意识,为了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去奋斗。就像你现在看到墙上那些孩子们写的“军令状”一样,有目标的孩子,才能够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奋斗。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动力,也就是我所说的“求生欲”,“求生欲”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奔向自己的目标而去拼?搏。

3.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家长经常强烈的要求孩子学习,每天安排大量的时间要求孩子在房间里看书,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抱着太高的期望,严重的压制孩子的玩乐时间,那么便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并且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变得十分排斥学习。

4.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过:教育不是注满水,而是点亮火。只有点燃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主动地去学习,爱上学习,这才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应该做的。

5.不知道各位家长注意到没有,平时写作业总是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打游戏时很专注,看动画你迟一点他都会提醒你。所以孩子拖拉都是因为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如果某些东西占据了你孩子的思想或者想象,家长可以慢慢引导孩子的兴趣,将孩子对这方面的爱好转化为学习的机会。

家长对于孩子期望过高,逼得过紧也会导致孩子厌学的情绪,一旦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家长需要及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与老师一同配合,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果孩子厌学是家庭压力引起的,家长自己就要积极面对,相应的做出改变。如果孩子厌学是老师的原因,更需要家长积极与老师讨论,家长只有坦诚的与老师商讨,老师才会愿意花费心思对待厌学的孩子。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厌学情绪,首先要了解清楚原因,这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学习。

设立阅读目标,这是最重要的。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每个人买东西的目的,决定了每个人逛商店的方式。买零食的去到小卖部随便选购就可以了,买礼物则可能去到大型商场挑选半天才能买到心仪的商品。同理,学习也和你买东西是一样的。无论孩子在学习什么科目,他都是要先通过阅读内容来进行预习。这是个很常见的学习方式。如明天要学鲁迅的《狂人日记》,孩子预习可能就是“看看《狂人日记》的故事是什么”这和平时阅读别的小说的目的是一样。那预习了跟没预习差不多。

在家庭教育中,各位家长要尝试以“做题思路”为载体,以“积累思路、明确思路、总结思路”为目的,循循善诱,优化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理念。正所谓:做一百道题,不如掌握一种做题思路。(关于“做题思路”、以及两条“维度线”的话题,我会在专栏后续章节中具体说明。)

每一个孩子都很优秀,有的表现在成绩上,有的表现在艺术上,有的表现在对世人的尊重上等等。但是有些家长,好像孩子只能看到学习好的孩子。这还远远不够,不能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地方。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