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叛逆期的学校有哪些有办法吗

家庭教育指导师旨在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样困惑,通过对家长及孩子的测评找到家庭教育中的难题,借着授课建立家庭教育理论基础,跟踪指导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与会各方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既要注重个别教育,又要着眼源头预防。针对办案中发现存在明显问题的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家庭干预和指导;不断总结涉未成年案件家庭教育的问题根源,研究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和措施,通过录制微视频,制作家庭教育指导课等方式,让家庭教育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向更多家长宣讲家庭教育知识,增强监护人的监护意识、监护能力和法治观念。

“有的孩子不去学校,是因为一去学校就让他的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家长要透过问题看到背后的原因。”这种情况在家里、或者在社会里就不会产生。于是孩子会形成厌学、拒学、逃学等应对策略。

1.小学与幼儿园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无一一列举,家长们可以根据小学与幼儿园一日作息的不同点,选取孩子最需要提前适应的部分,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往小学生活过渡。这样,到了真正上学时,孩子便能自然而然地适应过来。

2.现在孩子的上学问题,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头等大事""。有不少夫妻,在结婚买房子的时候,就在考虑,以后孩子出生了,在哪里上学。甚至,为了孩子在不同阶段,能够上更好的学校,家长们频繁换房子。

3.有的孩子不爱上学校,不愿见老师,为此不惜装病;有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有的孩子日常谈学习就没精打采,而周末却活力四射;有的孩子不愿动脑筋,遇到难题就依赖父母老师;有的孩子沉迷网络和手机游戏······

4.2、从根本上出发,也就是厌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方的问题。有的孩子厌学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吵吵闹闹,这样的家长要为了孩子的前途,尽可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如果做不到,那就尽量少在孩子面前争吵。

5.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对上学充满恐惧,或不愿上学,厌学的表现,就说明了孩子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心理(多见于7~15岁的中小学生)。有这种心理的学生经常以呕吐、腹痛、不舒服为理由而请假不去上学,即使勉强来到了学校,也是对学校充满了恐惧。他们总是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任何事情都缺乏主动性,与老师、同学都不能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在生活也有一些认为学校教育大于家庭教育,但是事实上,家庭教育是远大于学校教育,要想教育出好孩子,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相结合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家长和学校的老师多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好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针对性地教育。

对下一代的焦虑重灾区基本集中在教育,这个教育并非仅是上学的问题,更多的是:“我的孩子到底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说起孩子厌学,家长恐怕就头大吧,很多家长面对厌学孩子都焦虑却又无计可施。这是因为很多家长没找到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往往事倍功半。造成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是什么?爱德思睿的青少年专家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父母常常一开口就显得很外行

孩子想穿白色衬衫,妈妈怕弄脏不允许。孩子想自己骑自行车去上学,妈妈怕摔着,非得接送他,让他失去了许多和小伙伴儿一起的欢乐。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被包办,养成的不仅仅是懒惰,还失去了许多成长中的快乐。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