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新乡卫滨全封闭军训学校

如何做好监管手机,把使用手机变成学习工具?学习高手每天玩一个小时的游戏,不玩大游戏,只玩智力游戏。电子产品不是洪水勐兽,多玩游戏,有助学习。砸手机,治标不治本,疏优于堵,适当的玩游戏对孩子是有益处的(但度要把控好,规则先商量好)。孩子沉迷网络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做事的成就感没有找到,游戏是孩子找到自我证明的方式,所有的教育要未雨绸缪。随着网络信息的高速普及,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虽然家长的初衷大都是想让孩子汲取到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不能有效辨别网络内容的真实性和虚假性,加之网络上的游戏、小说等板块的吸引力太大,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没有家长或老师监管的情况下,大都沉迷手机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四是多一些改变:出现厌学情况,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身的改变,一定要分析出自己是因为不想学还是因为不会学产生厌学,根据不同的原因,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不想学的要树立目标,对于不会学的,则要多向身边的同学学习,尤其是水平和自己差不多,但是又进步较快的学生,他们的成功经验,都会给你提供直接有效帮助。要向老师请教学习方,主动请教,不要空谈,要具体,可以拿着自己的作业,自己的试卷,自己的错题本,让老师帮忙分析,分析过程中,老师就能找到你的问题,就会给你提供建议,这种效果是最好的。

猿辅导认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好朋友的交流,是孩子沉迷网络和虚拟世界的元凶。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互动交流,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和孩子一起去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阅读、旅游等方式代替电子产品。当孩子的生活比较丰富多彩时,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时间才会真正减少。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成人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对孩子的提问要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但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如果家长是他,以后孩子不懂的问题他也就不问了,这样就会戳伤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一孩子厌学不想上学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在他看来,为了避免“网瘾少年”出现,光靠戒网瘾机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游戏平台共同努力。尤其家长,是解决“病根”的关键,家长每天必须多陪孩子,减少孩子与手机“亲近”的机会,并且必须对孩子使用手机做出节制;学校也应该加大宣传过度使用电脑、电子产品和沉迷游戏的危害性,引导家庭、学校各方共管共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当然,孩子实在到了网游成瘾无法自拔的地步,应当到专业机构进行专业治疗。”

另一种情况比较激进,从小严格,甚至吼叫,完美主义者。这类家长很勤快,善于监控式的陪伴学习,时刻跟踪。这样的行为导致孩子恐慌和紧张,并不能认真进入学习状态,效率也很低下,高强度的学习之后大脑会一片空白。导致孩子厌学无非主要三种原因,一是恐惧心理,二是家长过多欺骗性的承诺,三是过载的学习任务制定。

厌学,是现在中小学生(甚至包括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孩子厌学最常见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生活中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大量牺牲孩子的休息与娱乐时间,强迫孩子长时间的学习、上辅导班,使孩子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丧失,于是就产生了逃避心理,进而拒学、厌学。

孩子厌学的第一大原因,就是从父母的焦虑开始的,进入小学,孩子成长的比拼正式拉开大幕,起跑线之争让父母们不得不尽责尽力。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和学习相关的道理经常灌输,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俨然成为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被成绩控制的父母们逐渐失去了对孩子最自然的爱。父母们如此焦虑,那么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