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赣州章贡学校里的叛逆学生

通过开展预防校园欺凌“青春护航”专题活动,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认识到了校园暴力的危害,不仅增强了学生文明守纪意识和安全意识,而且提高了抵制和防范校园暴力的能力,为营造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社工自2010年起实施了“小熊猫”儿童零暴力成长计划,通过儿童个案服务、心理咨询及法律咨询、工作坊、社会宣导等服务,协助儿童认识暴力,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儿童遭受家暴事件。阳光家庭社工自2016年起推出“护蕾行动”校园欺凌减除计划,通过“护蕾课堂”“护蕾剧场”等形式,协助学生、家长、老师们关注反校园欺凌、校园性侵预防、校园灾害预防、校园踩踏预防等儿童保护工作。

孩子想什么时候吃饭便什么时候吃饭,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想去上学便去上学,想请假就请假;想乱扔东西就乱扔东西,想骂人便骂人;想买什么东西父母都给买……

1.在即将上学的孩子心目中,学校是一个何等神奇的地方;那些带着眼镜的教师,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呀!家长要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培养他们对学校的渴慕之情。

2.他虽然表面上跟你顶嘴,告诉你:""我为什么一定要去学校?""可是如果你深入的了解孩子,你会发现小孩他很痛苦,他真正的底层的声音,其实是告诉你:“我也很想上学,我也很想变得很棒的人,但是我做不到!”

3.学校原因包括:考试焦虑、学习压力大,同学关系不好,教师教育方式不当;中国很多学校的教育采用的都是应试教育,这样的教育下,很多学校会多次考试,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多次的考试容易让孩子产生考试焦虑,从而想要厌学;

4.孩子上幼儿园时,父母必须考虑一件事,即孩子如何上学去上学?如果工作场所靠近幼儿园,则可以在工作前后接孩子。最初,父母会在幼儿园门口大量流动,因为父母会抱起孩子。遇到一些意外的天气更加困难。您会看到父母的做事方式不同。

5.比如,在公众场合大声斥责孩子行为的家长,他们责骂孩子太“丢人”,却不愿去思考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是我们平时在家没有树立规矩还是我们当下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下图是两个3岁孩子的大脑CT(计算机断层扫描)片对比。左边的,是正常孩子大脑,右边的,是遭受了极端冷暴力的孩子大脑。你能看到两者的区别吗?

有的孩子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学习中无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另有一些孩子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也容易患上厌学。

回到家里更是跟家长乱发脾气,一到上学的时候就哭着闹着不想去,家长们以为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可一询问老师,老师却表示孩子在学校根本不和任何人接触。

对于没自控力,甚至出现厌学情况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反省自己,找到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厌学,然后再对症下药,有耐心的引导,慢慢等待奇迹的出现。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