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宁德寿宁孩子网瘾戒掉教育机构

当上网课时,或多或少会盯着屏幕发会呆,在无人看管下写作业时,或许会长时间盯着一题看,有的时候也想,反正也没有老师和同学看见我上课的状态,也想在旁边偷懒休息休息,或者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用动脑筋上网搜一搜答案就直接抄上去就算了。但是我是真的过不了心中这道坎。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自我且集中注意力,可以放一个小计时器于桌上,给自己的作业定时,提高效率,这样或许你会突然发现作业写的好快,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不要忘了让自己的手远离电子产品,将家中除上网课必用的电脑之外的电子产品通通放到不在自己视线范围内的地方,自然而然,你会忘记它们,从而不再沉迷。不去网吧、电子游艺厅等不宜进入的场所;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自觉保护视力;不玩不健康网络游戏,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注意防范形式多样的网络电信诈骗,拒绝“贪图便宜”、“天上掉馅饼”等心理,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在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等方面的监督和教育,提醒孩子不加陌生人,不贪心,不好奇,做到不轻信、不贪财、不转账;遇到不明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

面对孩子不好好学习,他们甚至还会逼迫孩子学习。然而,家长若总是逼迫他们学习,只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家长的逼迫,最终会让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件不美好,并且痛苦的事情,他们才会因此变得厌学。

如何做好监管手机,把使用手机变成学习工具?学习高手每天玩一个小时的游戏,不玩大游戏,只玩智力游戏。电子产品不是洪水勐兽,多玩游戏,有助学习。砸手机,治标不治本,疏优于堵,适当的玩游戏对孩子是有益处的(但度要把控好,规则先商量好)。孩子沉迷网络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做事的成就感没有找到,游戏是孩子找到自我证明的方式,所有的教育要未雨绸缪。

4.家长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提供孩子高质量、有意义、走心的陪伴,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家长需要以身作则,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发现发展新的兴趣,减少对电子产品的沉迷,一起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和孩子一起科学合理的利用闲暇时光,比如踏青,运动。

“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和学校教育一样,在家庭这个“课堂”中也要讲究方式方。在这个生活化的“课堂”中,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身示范,身教重于说教,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要先做到,但现实中很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比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过马路要“红灯停绿灯行”,但是他自己却经常闯红灯;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垃圾分类,但自己却需要孩子提醒才能做到;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多阅读,自己在家里却从来不看书。这些家长的所作所为,在孩子眼里恰恰成为了反面教材。

近年的一份《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表明,75.8%的家庭因辅导作业产生过矛盾,因为缺乏科学的辅导沟通方,家长无和孩子平和沟通。家长没时间辅导、不会辅导,孩子不堪重负、“压力山大”,已经成了家庭教育中的一大痛点。

原因很简单,孩子的成绩,学校的压力是一方面,但更决定性的,是和家长管娃的用心程度成正比。亚裔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家长下了班无论多累,总会抽时间来检查、安排孩子的学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