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收容叛逆期青少年的学校如何是好

2024-06-02 12:46:35   

前几天,刚写了一篇文字——“久久不愿离去的家长”。大意是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被罚站,非要到学校问个究竟,在校门口久久不愿离去。前几年,有个14岁孩子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来到她家,哭着跟她说“想上学”。她很受触动,立刻决定让孩子住在自己家,给孩子买吃的和生活用品。孩子母亲靠捡垃圾为生,生活拮据,也不愿与陌生人交流。郭凤萍就打扮成“垃圾婆”,陪孩子母亲一同捡垃圾,一捡就是7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这样跟在孩子母亲身边,最终感动了孩子母亲。

此次萧山区“美好教育”家长云学堂活动,缓解了家长们和孩子们在面临开学时的焦虑,让家长们知道了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适应开学,让孩子们知道了如何调整自己迎接新学期。期待家长们通过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和孩子一起平和、温暖、幸福地行走,成为夏日里一道清凉美好的风景!

许新颜: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孩子不上学——家庭关系革命的信号》(点击阅读),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疫情期间,我接了大量不上学的小来访者,当我走进这些家庭后,发现孩子与爸妈的分离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这个过程有太多的纠缠和撕扯。而且,不管是“不上学”或者是“与父母争吵”,都是一个信号——家庭关系的模式需要一些调整和面对了。

据观察,身边的家长其实变化并不大,对孩子学习上心的家长还是如以前一样,孩子放学回到家,还是要继续学习,前几日就听闺蜜说起,孩子在学校做完作业回来,她还要带孩子去奥数班。对孩子学习不那么上心,采取放养策略的家长,也还是和之前一样,至于焦虑的家长,只是一小部分,这部分家长,即使没有双减策,他们也是焦虑的。那么,会有哪些家长变得更焦虑?

首先、制定并执行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少要在开学前一个星期,就要让孩子开始执行上学期间的作息制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有效避免孩子在开学之初精神不集中,困倦、散漫等现象。

秋季新学期刚刚过半,您的孩子入园顺利吗?此刻,大部分孩子的入园焦虑高峰期已经过去,甚至有些孩子此时已经对幼儿园的新生活环境和节律非常喜欢以及适应了。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宝宝对入园这件事还有一定的抗拒和压力,他们也许是难养型宝宝,也许只是天性比较敏感多虑,也许是入园前后遭遇了一些不平常的偶发事件,从而对上学这件事产生了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压力。

近日,我们重点围绕全市中小学生学习焦虑、教师教学焦虑、家长对于孩子的升学焦虑三个要素,开展了较大规模的重点抽样调查,共收到学生有效样本5589份、家长有效样本6297份、教师有效样本885份。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问题确实存在,但80%以上的学生学习焦虑情绪轻微,相比之下,教师和家长的焦虑程度明显要高得多。调查表明,四成以上的家长对孩子升学有焦虑,其中,初中家长对孩子的升学焦虑最强烈,小学其次,高中家长的焦虑程度相对较弱。三成以上的教师存在明显的教学焦虑,其中,高中教师的教学焦虑比较强,小学教师的教学焦虑也比较严重。

比如,Quentin哥哥的一个同学有焦虑症。因为我们镇上满足不了他的教育需要,学校系统每天有专车接送他,到一个有为焦虑症孩子开设小班的别的镇里的公校去上学。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