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解密蚌埠五河矫正青春叛逆期的学校有办法吗

没有指责题目中父母的意思,也没有为那个历史老师辩白的意思,我不知全貌,不予评价。但是通过分享这两个我自己的学生的事,希望给广大家长提个醒:一个孩子的成长,受到的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家庭教育,好的学校教育是锦上添花,如果家庭和学校教育都缺失或失败,孩子就只能交给社会教育了。教师每周一家访,每次走访1—xx幼儿家庭,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教育态度,和家长交流教育方法,针对孩子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因人而异的实施教育,各班每学期幼儿家访率均达到8xxxx以上。

家长如果舍不得孩子,可以抓紧孩子上学之前和放学后的时间,来做一个小仪式。比如在第一时间就做一个亲吻、拥抱等等。

1.群里有几个妈妈受到了学校的压力,在讨论休学的问题。家长们遇到的难题差不多,孩子不能上学,又不同意休学,学校逼着家长做个结论,纠结啊!

2.在开学到来之际,家长和孩子要提前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如:书包、笔、练习本、笔袋、笔记本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开学氛围,让孩子感到上学的幸福感,期待着开学。

3.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在上学后也不能扔掉,现在很多小学每月也有阅读活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为每天留出一段时间阅读,或引导孩子学会利用碎片时间阅读。

4.上学、放学路上安全:家长接送孩子往返学校时,每次重复讲每个关键地点的路标及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孩子注意车辆、陌生人、同伴游戏等问题,让孩子牢记“放学就回家,远离陌生人”的原则。

5.虽然重读一次也是个“无之”,但对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来说,却留下了“留级生”的心理障碍,要一下子,转变过来还需漫长时日。即使有的孩子把留级不当回事,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所学知识都有“似曾相识”之故,这样的孩子,学习中,也最容易不会太专注,造成孩子的惰性,影响学习成绩扎扎实实提高的速度。当然,也有个别上进心强的孩子,“恨病吃药”,励志后起直追,奋发努力而有所造就的,但,既然如此,悔不当初,如果晚一年上学,“蹲一蹲”再上,学生心理生理都成熟很多,岂不更好!

陈洵用实际案例和理论相结合,告诉家长们家庭教育应更侧重于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生活,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父母能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如同刚搬家会产生焦虑情绪一样,孩子在入学第一天,也会因为不熟悉学校生活而紧张从而产生压力,帮助孩子减轻焦虑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是:尽快让他们熟悉学校生活,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解刚刚上学时候的情景,并介绍学校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关于学习的相关事宜。

而且要摆出死磕到底的姿态:你们要是不让我家孩子上学,那反正我们不怕,大不了再念一年,但我们天天来学校,老师也别想教痛快课,看看谁害怕,谁求谁。当然,要注意和全班同学的家长事先通气,大家都要支持让你们孩子来上学以平息此事。

关于孩子应该几岁上小学,相信很多家长都谈论过,有些家长会以孩子的心智发育来决定是否应该上学,但大部分家长还是会根据孩子年龄来判断。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