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孩子叛逆厌学学校咋搞

老师们总是有诀窍,通过丰富的微表情、多样的肢体语言、戏剧性的授课风格,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每一节课都收获满满。而通过正向反馈的良性机制,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爱上学习的同时更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优质的学习效果。多关心孩子,培养孩子好习惯在低年级很重要。幼小衔接具体怎样,我也不太了解,不过这两年我接触的一年级,感觉两级分化还是挺大的,遵守纪律,整理桌面,收拾书包等等,越麻利越容易得到表扬,也越容易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反之上学前技能欠缺比较多,学得又不快,会有很大的不适应的。所以我的感觉就是上学前,多教教规矩,锻炼手脚麻利,嘴甜懂礼貌,会比较好渡过小学初期阶段。其实初上小学,转变巨大,也可以借此机会好好教育一番孩子,把一些以前的小毛病改掉。一年级非常重要,一年级没改掉的毛病,以后会改会很费力气。而且越大孩子越不好唬住,不如一开始就把规矩定好。

可为什么到了5岁,有很多孩子开始沉迷于电子产品了呢?我想,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每天带孩子出去玩耍的时间太短。让孩子呆在室内的时间太长。这么长时间的呆在室内,玩会玩具,孩子很可能就开始看电视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会选书、多读经典、聊书成为常态、身教式持续安静阅读来提升孩子的阅读力,让孩子感受阅读的魅力,从而爱上阅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方肯定很多,但是正确合理的规划在孩子中学的学习和生活中,位置和分量,都是不可小觑的!比如,只重视学习而忽视了课余生活的规划,孩子难免在重压之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继而很可能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等一系列问题。

而在这其中家长们就要对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如何安排孩子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完成某一内容领域的学习后要继续学习什么,都需要做好科学的安排。并且,在这其中,孩子的学习也依旧需要基本的文化垫底,语文、数学等基础的知识需要掌握。

一放学就“霸占”了爷爷奶奶的手机,不停刷短视频,小游戏轮流玩,这是部分乡村留守儿童“手机瘾”现象的缩影。笔者近期在我省部分农村地区调研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可能对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电子产品的出现,带给了人们极大便利,但也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了危害,很多宝宝沉迷于动画片不能自拔,经常捧着手机看。

成年人尚且如此,精神发育期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更容易遭遇网络垃圾污染。青少年沉迷网络,是社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只是外部诱因,家庭成长环境才是产生的根源。交人交心,治病治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长必须做孩子成长的表率,和引导的指南针,孩子才不会陷入网络而不能自拔。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