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苏州常熟叛逆小孩全封闭教育管教学校有办法吗

双减”政策落实后,很多家长表现得十分恐慌,有的家长还患上“教育焦虑症”。首先家长要明白,无论教育如何改革,父母都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真正的教育不在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这‘两辆马车并驾齐驱’。而孩子的教育,不能单纯寄托在学校,作为家长也有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家长应该参与到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大保障,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聚集学校发展中的六大核心,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赋能教师自主成长、支持家庭教育品质、叠加社区教育优势、聚合学校课程要素,去芜存精的学校实践指向教育本真。

还是规定,不过,这个规定,不是针对孩子的,而是针对父母和孩子的。玩游戏,如果有条件,那么家长可以一起参与;看书,可以让孩子看完后,简单的说一说,书里讲了什么;时间上,要约定,比如早上,孩子如果还没有上学,那么家长可以给孩子分派一些简单任务,在节假日,或者能一起的时间,家长自己带头,不碰电子产品,一起去亲近自然,去逛街,去购物,去远足,这样做的好处,是把孩子的时间拉长、把视野拉长,长期的,反复的就用这种笨办,孩子就不会沉迷于电子产品,更愿意和父母接触,也更喜欢探索天地。

法律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指导原则,并且针对家长提出了法律责任:家庭教育责任履行不到位、孩子出现犯罪行为的家长,将要接受训诫和家教培训。

现在的孩子,成长在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而在疫情限制出行的情况下,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时间也大大增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便利我们生活的同时,沉迷网络则会给孩子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消极影响。互联网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表示,一些孩子可能会在游戏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但是总体上网络游戏带来的负面作用还是占主要方面的。过度沉迷网络,会使青少年的时间分配管理出现巨大问题,影响学业;沉迷虚拟世界,容易使未成年人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引发性格异化风险,长此以往,演变为网络成瘾。

这其中有一个认识误区,给孩子报补习班就是为孩子的学习负责,其实不是的,家庭教育固然是影响孩子成绩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意味着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就是对孩子负责。

以至于现在,我还间歇性沉迷那虚拟世界,偶尔也会玩的不能自拔,却也明白收敛,瞒着父母,样子也会做做,但是内心总是有愧。我也明白我打着做自媒体做主播的名号,到底几分真假不是为了玩游戏玩的更痛快些呢。

居家学习期间,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可以适当地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线上学习和信息沟通等。但使用时间不可过长,也不能影响正常的作息时间。同学们可与家长商量确定每天使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的时段、时长等,自觉遵守规则,抵制各种诱惑,从每一天做起,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保护好视力,专心地学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要保障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引导学生放学后参加各类体育、艺术、科技、阅读等课外活动。推进研学实践教育,丰富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预防和解决网络沉迷。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