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孩子的叛逆学校怎么办

一个初一的女孩子,小学成绩一直都不错,刚上初中。数学连续几次没有考好,又被老师批评,妈妈特别的焦虑唠叨,爸爸除了讲大道理就是发脾气,面对老师和父母带来的压力,孩子开始不相信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学好数学,特别害怕考试,害怕上学。厌学只是一个表象,一个结果,父母要做的不是针对这个结果去批评孩子、逼迫孩子,或者简单地让孩子通过“吃苦”来悔悟,而是去探寻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是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并且不能比别的孩子差。家长只给予孩子一些物质上的条件,肯定是无满足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会爱孩子,还要会向孩子表达爱。

1.在家庭教育中同样也有这两个问题。如果说预定目标是让孩子一生幸福快乐,这当然没有错,问题是什么叫幸福、快乐?方是帮助孩子达到预定目标,这也没有错,问题是用什么方帮助?目前不少家长在这方面的问题集中起来叫做“近视症”。至少有这样三种表现:

2.学校、院、妇联、社区等“指引”“赋能”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回归家庭,关键角色还是家长。有家长表示,家庭教育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切入更好。广州碧桂园实验学校校长陈钱林分析,通常困扰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有三。其一是家长缺乏时间和精力,对于家庭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教育方向定位不准,“很多家长拼尽全力想把孩子培养为精,因此只关注分数,往往忽略了孩子品格塑造。”三是方不当,家长往往用高压来管束孩子,却更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3.家庭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和关键,家庭教育指导也正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希望其中的每一个人越来越自信,更希望家长的爱能够正确表达,帮助孩子构筑起人格的长城!

4.家长们常常包揽孩子的志愿,还有一个原因是,问孩子学什么,孩子多数说不知道。也难怪孩子不知道,很多孩子十二年来,被父母安排着孩子们上课、补习、上兴趣班。有些家长不曾坐下来,跟孩子谈谈未来,聊聊梦想。不知道孩子未来想成为什么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5.随着时间的推进,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都在印证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大势所趋,需求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父母需要,学校教育的老师、心理师咨询师等都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师来赋能。

爸妈离开学校前,建议一定要做到“与孩子道别”。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让孩子哭得更大声、情绪起伏更大,但爸妈记得,宁可让孩子知道你要离开,也不要趁孩子不注意时偷偷跑走,因为这个举动会让孩子觉得被遗弃,往后可能更抗拒上学。

1、每学期分别对各年级家长普遍授课2次,通过各种方式,如讲座、座谈会、交流发言等。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介绍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相应的教育方。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型、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叙永县人民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庭长王凤莲告诉小泸:“涉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存在怠于履行监护教育责任、不当履行监护教育责任、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监护人或其它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强化家庭监护责任,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也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的创新举措。

所以,当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时,大家不妨转换一下思路。想一想,父母们该如何提高合作?一起来听一位教育专家分享,她是如何处理一次家庭教育小风波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