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素质教育学校怎么办

2024-06-11 01:02:50   

家庭不是孩子的“附属学校”,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人格,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根基。把家庭沦为孩子的“附属学校”,把本该由学校承担的教育责任转嫁到家长身上,模煳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由此给孩子带来了学习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笔者认为,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和延伸,家庭也不是孩子的“附属学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要认真履行以下三方面的责任:今天的家庭教育理念分享来自于小三班吴其悠的妈妈孙倩楠,其悠妈妈也是一名教师,不同于教育学生,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还需要有更多的“有效陪伴”“正确引导”和“隐性教育”,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她向我们介绍了三种不同“教育方式”的家长类型,来看看你属于哪种吧!

从2016年至今,杜老师以小班化课堂、家长沙龙、讲座等方式与家长们积极互动,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们解决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亲子关系,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让孩子幸福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

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十分匮乏,基本上依靠家长自我摸索。即便不少学校开设了家长学校,也不成体系。如果能培训一批真正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能引导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当然是一桩大好事。但问题是,很多所谓的培训就是在搞噱头,甚至就是为了骗取报名费,大肆渲染什么“不违反《教师法》的‘额外收入路径’彻底放开”,“家庭教育指导师紧缺,时薪从100元~700元/时涨至1000元/时”,“年收入可达15万-50万元!拿下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就等于拥有了金饭碗”,等等。

家长是孩子的首要监护人,孩子言行有问题,家长必然首先被问责。但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千篇一律,如果一味问责家长,很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并规定了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老师就要巧妙地使用语言,首先,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容易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道歉,此时教师则立刻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方。

每个家长都希望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尤其是涉及到教育的时候,家长们更是不留余地的付出,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孩子的未来发展。

不过家长也不是吃素的,见招拆招机智应对,老师让家长帮助孩子完成所谓的作业,不过家长这次却不配合,可能老师也觉得目的性很强,不好意思询问家长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