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开封顺河回族叛逆青少年改造学校曝光

(8)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期间,民警们通过PPT的形式将校园反暴力、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禁毒教育、电信诈骗,以及知法、守法、用法等方面知识向大家宣讲,鼓励大家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融入学习和生活当中。同时结合校园案例,以一个个鲜活的实例阐释当前青少年自我保护以及学法用法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告诫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

在学校的常规教育之外,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愈发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教育孩子不是一件抛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就可以甩手的事情。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需要被教育、需要成长的对象就是孩子。而不知道,父母其实更需要教育和成长。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假如家长的衣着打扮如此不谨慎,不仅会被老师看不起,也会让孩子跟着沦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要知道,校园暴力如此泛滥的今天,稍微有个不一样都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家长也不想孩子遭受无妄之灾吧。

家长一般把厌学只当成孩子的问题,将它与自己的问题割裂开来——我可以不学习,你不能不学习。实际上,孩子厌学只是家长厌学的折射。毕竟出生在高知家庭的孩子比例少,大部分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低。家里的长辈不读书,不学习,天天打度过业余时间,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本身没意思,不过是应付差事,在这种氛围下无形成学习习惯。如果家长事业有成,生活有奔头,家庭里也有学习氛围,孩子厌学是低概率事件。

校园暴力有多种形式。以下是一些类型的校园暴力:身体暴力,包括任何形式的身体攻击、使用武器以及盗窃或纵火等犯罪行为。心理暴力,包括情感虐待和言语虐待。这可能涉及侮辱、威胁、忽视、孤立、拒绝、辱骂、羞辱、嘲笑、散布谣言、撒谎或惩罚他人。性暴力,包括性骚扰、性恐吓、不受欢迎的触摸、性胁迫和强奸。欺凌,可以采取身体、心理或性方面的形式,其特征是反复和故意攻击他人。网络欺凌,包括通过学校联系的人在社交媒体或其他在线平台上的性虐待或心理虐待。这可能涉及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伤害性评论、恶意谣言或令人尴尬的照片或视频。网络欺凌也可以采取将某人排除在在线团体或网络之外的形式。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卯足了劲儿,每天“尽职尽责”地督促孩子学习:盯着孩子完成功课,对孩子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指正……面对如此焦虑的家长,孩子感受到的是层层压力,从而导致学习兴趣降低甚至被磨灭。这时,“厌学”就变成了孩子对家长教育方式的一种消极回应。

每个孩子一出生,在家里度过的时间占2/3,从他出生的第一时间起,家庭教育就已经在无形中产生了。家庭教育是伴随一生的教育,因此会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说,想要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就必须经历连续、不间断的教育过程。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加具有连续性,家长是其终生的老师。

优质的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科学的家校合作=成功教育。“双减”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积极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家校合力共促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