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了解详情】正规叛逆青少年教育学校如何是好

山西忻州的祝妈妈反映,前两天,儿子开家长会,老师在现场做了一个调查:孩子们在家里面,看电子产品的时间有多长?我以为就我家孩子沉迷手机,结果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经常以各种理由来问家长索要手机,以各种理由来拖延看手机的时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人越来越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一有闲暇便拿出手机翻看,在家也不例外,导致现在的孩子两三岁起就会玩弄手机,用稚嫩的小手来回划拉,身边甚至还有大人夸赞孩子真聪明。殊不知,孩子一旦玩上手机也会上瘾,就很难要回,如强行要回,孩子就会生气发火,脾气暴躁,甚至连大人也打,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是正常的。不少家长们却因此认为自家孩子是有厌学症了。仅仅是因为这些就判定孩子有厌学症,未免也太过武断了。家长们在不明根究的情况下猜测、判断,很容易走入误区。

1.孩子写作业晚,是偶尔发生。家长就要关心下孩子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所学知识没掌握还是题比较难?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有的放矢。

2.真正喜欢上学的孩子,真的是少之又少,起码我的两个孩子里面,没有一个孩子是真心喜欢上学的。孩子们上学的原因,一是身边的人都在这么做,二是出于家长的要求,所以不得不上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初中,我家大儿子进入叛逆期以后,就开始反抗上学了。初一的时候,大儿子就经常问我能不能不上学,只要不让他上学,他干什么都可以。起初我以为孩子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了解之下根本就没有,孩子在学校像个小霸王一样,根本没人敢惹他。孩子的厌学来得毫无征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开解孩子,让孩子变得喜欢上学。所以想问问大家,哪里有哪里有治孩子厌学的学校的学校,让我把孩子送进去试试,看看孩子的厌学还能不能治。

3.第一年家长陪伴的关键是引导孩子融入新的学习环境,避免孩子不喜欢学习和两极分化,引导孩子掌握各科学习训练的方;第二年家长陪伴的关键是结合孩子的兴趣和专长,防止孩子考试成绩下降;第三年家长最重要的是营造优良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期中考试。

4.现阶段,因疫情原因孩子已经居家线上学习一个月了,不但孩子着急,家长也焦虑,特别作为高二的我们,更是心急如焚,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让孩子心态放平,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急燥要有耐心,家长的沉着冷静会不经意间让孩子平静下来。

5.所以,对于情绪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当孩子习惯了家长分享自己的内心后,家长也能及时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进行了解和完善。

没错,很多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可以多姿多彩,中国流传下来的麻将也是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一。当然,这里倡导的是适度原则,适当地搓麻将可以和牌友们聊天沟通,还能活跃大脑,锻炼手指。但要是沉迷于搓麻将不能自拔,整天整夜的痴迷,不仅不能长寿,还得加速身体变垮,得不偿失。

第三、对于严重厌学的孩子,也可以带他们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找到孩子厌学的原因,多一些支持、鼓励和包容,让孩子与心理咨询当父母发现孩子厌学时,只是一直单纯地去教育孩子,给孩子持续施压,会导致孩子厌学情况更加严重。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孩子厌学的这种情况,原因不仅仅发生在孩子身上,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息息相关,所以,当孩子厌学时,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缓解这种状况呢?

他们盲目地跟随潮流,向他们的孩子报告,根本没有考虑孩子是否真的适合上补习班。学生不面对学习的重要性,除了家长的原因外,还有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有些学生不了解阅读的意义,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补课只是为了完成家长的任务,而不是补课来提高自己的表现。

中国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小时候也厌学,也逃学。史料记载为证。「三字经」中记载: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后来他之所以成为亚圣,和他母亲严格教育有关,。孟母三迁的故事脍炙人口,说明教育不仅和教育者有关,还和环境有关。所以,家长和老师要问清孩子不想去学校上学的原因,正确引导孩子。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