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通报北京门头沟叛逆的孩子送哪些学校有办法吗

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的心理状态也值得关注。“因学习引发的亲子矛盾并不少见,‘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到把手拍骨折’‘辅导作业失手打死孩子’等新闻都曾见诸报端。”章婵然说,亲子冲突导致的不安,是这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学习与作业问题则是亲子冲突常见的导火索。不少家长辅导作业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打骂孩子,这会对孩子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无法学会正确地处理情绪;智商与正常孩子拉大距离;没有精力与时间反思自己,错过了成长的机会;厌学消极,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由于学习成绩不良,更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和心理。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当孩子厌学时,一定是读书让他感到不快乐,那么这时候,家长就要搞清楚,孩子不快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学习音乐的意义不仅是学会乐器的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耐力、毅力和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做事严谨、认真、完美的作风,培养孩子追求进取、向上的精神,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

1.想要孩子愿意学习,好好学习,享受学习。可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兴趣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呢?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明白学习的多方面好处,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更多的是学习新的知识点、思考人生和学到能应用的知识,立足于社会。学习是为了生活和教育、责任和幸福的需要,作为家长就需要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提高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

2.(三)要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家长要同老师多交流,多发现差距和不足,配合老师共同提高孩子的成绩,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评价。首先应该明确:家长也是教育者。家长与老师是同事,因为我们共同面对一个同样的教育对象。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对有微小进步进行各种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激励孩子努力向上。

3.16、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刚刚“记住”的时候是遗忘最快的时候。所以考试之前突击,“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是最不高明的学习方,不仅让你疲惫交加,而且让你背负着考试的压力,还会让你考完就因松弛而遗忘。——这是既违背记忆规律又扭曲了学习目的的“学习方”。如果平时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会事半功倍,你才会有驾驭学习的感觉。四年,要做学习的主人,不要做考试的奴隶!

4.第一、爱上老师的前提,一定是父母对老师的态度。其实孩子对世界的评价标准,就是我们父母的标准,如果父母说这个老师好,那孩子就会认为老师好。如果父母说这个老师不好,那孩子也会毫无理智地去讨厌这个老师。所以不要与老师讲人权,老师做错了就给什么学生道歉之类的话,要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放在老师身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和老师有效沟通。

5.袁立壮老师讲座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不要关注孩子的成绩,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品质。据我理解,学习品质就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几种必备的能力:自制力、注意力、忍耐力、抗挫折能力。做到这些需要我们家长和学校都做出很多努力。

愈来愈多的小孩子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最后发展成到拒绝上学,父母不厌其烦的讲道理、老师耐心的谆谆教诲、同学热情的唿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扉,孩子厌学拒学已然成为摆在各位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那么真正孩子的厌学心理原因是什么?是如何开始的呢?

4、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而自已却常常通宵达旦地打,那么孩子感兴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学习,而是如何玩好;学习的恐怕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玩窍门了,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但我对于有些特别认真负责的家长提前就教孩子的课、一个劲地盯着孩子做作业并帮忙订正,帮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并收拾书包这些做不太赞同。你想你什么都帮孩子做了,那孩子的习惯如何培养呢?

6、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家长要经常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孩子不爱学习,不想写作业,家长看到就来气,可是家长越生气孩子对学习越不在乎。原因在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现在教各位家长一个引导不爱读书的孩子爱上学习,百试百灵的方。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