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分享攻略】叛逆小孩训练营如何弄

吕玉刚介绍,近几年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制定了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出台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建立了一批学生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让家长们再也不能逃避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能学校和老师怎么做都总有话说,可以多花点唇舌说说自己的问题,学会好好和孩子沟通。

“家长心理沙龙”对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开设有父母成长沙龙、夫妻沙龙、亲子关系沙龙、青春成长沙龙、二孩家庭沙龙等等。学校还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让线上线下课程和心理辅导更及时更有效。家长在这里收获很多,共写了20万文字的感恩感悟体会。家长们改变很多,就帮助了孩子更好成长。学校还为学生们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宣泄室等。有身心健康的孩子,学校的课程和活动才能有效展开。

1.首先,做到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相结合。学校是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孩子接受优良品德教育的场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其次,做到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促进。社会教育的范围很广,它既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社会对孩子可能产生的正、负面效应都不可忽视。

2.对,这也是一土学校的底层理念。通过教育让人能最终获得自由,而这个自由就是每个人自我完成的旅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儿童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多层次的智慧,了解自己的限制在哪,底层动力是什么。

3.家庭是人生最初的学校,等待、陪伴、与孩子一起成长都是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好的家庭教育是好的家长、好的家庭环境、好的亲子关系的总和。着名教育学家卡连柯曾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生理、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父母之责,读书滋养,修身修德,引领孩子成为真善美、积极向上的人,把孩子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做好家庭教育的首位。

4.古人常说,养不教父之过,其中蕴含的道理真的值得我们思考。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真的影响孩子的成长。教育一个孩子非常难,但教育再难只要找对方就相对轻松一点。不过,近几年社会中也出现了家庭教育难的现象。家长在教育孩子不知道该采用怎样的方,甚至有的家长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家长和孩子之间因为教育频繁发生矛盾,导致家庭教育越来越不和谐。现在的家长直唿孩子越来越难带,那么造成家庭教育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5.第十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导读: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教育起点,而父母便是他们终生的老师。从咿呀学语到学会独立自理,从第一声“谢谢”到懂得礼仪社交…...这些家庭教育都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完成。大人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女“真善美”等价值观的原始取向,对他们身体力行地教育和耳濡目染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幼儿园。

亲子关系在这个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往小里说,他影响的是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往大力说,他影响的是这个社会是否和谐,因此他值得每个家长去重视,去研究,希望每一个家长都不要因为自己的“厌学”而没有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在面对失控的孩子,破碎的家庭时,才想起去斥责攻击那个“厌学”的孩子,到那个时候,才是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

作者简介: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评价与基于评价的教育质量提升。刘小琪: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王凌飞: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为给广大家庭提供科学教育观,帮助家长应对亲子教育的烦恼,市、区妇联联全举办2021年度第二轮“家庭教育宣城行”讲座,邀请省家庭教育专家陈纪纲、周传珍、刘彩、张继到我区开展为期3天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巡讲,将于10月25日-27日,在全区15个社区或单位开办讲座,就《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男孩的阳光教育、女孩的底线教育》、《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等父母关心的话题,给大家带来专家解答。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