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专门治叛逆的学校怎么办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给孩子带来乐观豁达的性格,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2016年教育部下文件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特别是两会国家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两会结束后国务院又下文件,全国搭建“家长学校”共育桥梁,多做形式宣传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并成立网上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其中幼儿园、培训学校、中小学青少年宫、社区、妇联、居委会、公办校等等是首先考虑的场所。

家庭教育是协同育人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薄弱一环。习总书记指出,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目前家庭教育建设仍拘泥于家长学校、家委会等传统形式,指导性、实效性、互动性欠缺。

对因家庭管教不当导致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对其开展帮教挽救的同时,应当下大力气解决家庭监护问题。监护督促令与家庭教育指导均为近年来检察机关加强监护权监督的创新工作机制,旨在推动解决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家庭监护不力这一难点问题,促进落实家庭保护责任。监护督促令侧重督促和干预,家庭教育指导侧重引导和帮助,两项制度有机融合,刚柔并济,能够更好推动监护人履职,提升未成年人保护质量和效果。

对于学习家庭教育,有的家长觉得没有必要学,因为家庭教育的道理都清楚,可以不用学;有的父母觉得学习有必要,也觉得自家孩子的确问题多多,但是工作太忙,等以后不忙的时候再说吧;还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还小,现在学是不是太早,等孩子大了再学也不迟……面对同样的家庭教育,不同心态的父母有不同的选择。

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相同,教育方式共通。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此,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努力转变家长的人才观。通过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等各种机会,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与家长交流,提高他们的认同感,配合学校使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步调一致。

“带孩子上培训班,那不是家庭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一针见血的指出。

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可以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如何与孩子科学的沟通,让孩子养成优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格,是每位家长应有的教育素养。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好孩子的“导航者”、“引路人”。

今年随着教育的改革,国家颁布《家庭教育促进》,并自2022年开始施行。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包括父母在孩子教育与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