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有什么学校可以教育不听话的孩子怎么办

管理者的学习,都是有着明确的目的的,无论是个人的学习,还是推动学习型组织的进步,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虽说孩子由小学进入初中,变化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学习环境、目的、方法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导致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的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出现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不及格等现象。

第五天,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秀解读《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及《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我们应落实文件要求,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更是具有天然的养育之责,要养,更要育。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的孩子,缺少学习动机和动力。而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例如,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如果不能,至少应该为家族之兴旺,如果还不能,也要为父母之荣光,实在不行,也可为自己之生计而奋斗。虽然学习要付出辛苦,但“躺平”的人生注定悲惨。学习是相对公平的,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想让家庭教育回归到爱的教育、人格尊严的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是重要的一环。我们期待,随着《家庭教育促进》得到普遍实施,“依带娃”能够得到更多家长的认同,家庭教育能够变得更加有爱,孩子能够在家庭中作为有独立人格、脸面尊严的“人”而得到尊重。

不过,将线下课程以线上或远程方式呈现,并非简单复制或照搬即可。相比而言,线上与远程授课大大降低了课程的有效性,尤其在学员参与度、交流互动以及学习接触点(learningtouchpoints)方面,而且并非每一位优秀的培训师都擅长利用技术达成培训目的。同时,大部分培训与公司整体发展挂钩,组织内训项目往往要求企业在培训后辅以一系列的实操,将单纯的学习转化为实际应用,这一点则对远程培训提出了挑战。此外,疫情还在很大程度上对学员的自我承责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对自己的学习质量、学习运用负责。这些都是后疫情时代人们共同面临的难题。

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陪伴和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在孩子身上投大量的时间精力,我们以为是在陪伴,但如果方式不好,会发现我们去问孩子,你的父母陪伴你吗?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经常回答:是监督我,监控我,看管着我。用的都是不好的词,这常常是因为陪伴的方式出了问题,爱变质了,这才产生了今天家庭教育的问题。

第二点,家长多和老师沟通,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家长自顾自进行家庭教育,如同闭门造车,反之如果能和老师多沟通,不但能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还能学到很多教育方。

《家庭教育促进》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