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全国有没正规的军事化学校咋搞

家庭教育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不同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的教育问题,可能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逃课厌学;有的孩子容易紧张失眠,考试压力大导致亲子冲突、离家出走;还有的孩子网络成瘾、早恋早孕、盲目追星、意志涣散,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呢,可以选择专业的指导师进行咨询。构建评价激励机制。应强化督导检查,形成学校家庭教育检查和督导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优化评估体系,将家庭教育指导及服务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体系;在中小学、幼儿园遴选和认定一批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站,引领、示范和带动家校共育体系建设;注重激励引导,对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对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绩效考核中补充设置家庭教育指导及服务的业绩要求。

我能理解家长们在孩子们出现问题时的心态,但孩子越着急,我们越不能着急。最好的办就是针对性地找到原因,然后再去解决。

未成年时,学习是孩子需要做的事情,家长认为孩子不需要做家务也不需要考虑赚钱的问题,只要安心学习就好,但是为什么仍然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家长们也非常纳闷。

对于课程好不好,在与几位家长交流后发现,各位家长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关注孩子上课是否能集中注意力,减轻家长负担;有的关注孩子口语是否学得好,有的关注孩子是否跟得上,但归根到底是vipkid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效果,家长们的反馈也是莫衷一是,比如有家长就说,学了半年,没什么学习效果;而有的家长则表示,学到了不少知识,与外教互动比较好。面对家长们的不同反馈,冯老师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近年来,中国家庭教育进入最迅速最广泛的发展期,可事实上,却依然处于一种最尴尬的境地。家庭教育依然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依然像电影中的文艺片,叫好不叫座。而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更多关注,不是通过正规的机构,不是通过专业的老师,而是通过几部非常火爆的电视剧。像《虎妈猫爸》、《酷爸俏妈》、《小欢喜》、《小别离》等等。这些文艺作品确实反映出了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但仍然是有问无答,有题无解。难怪有人调侃每一个鸡娃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焦虑的母亲,这些母亲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竭尽所能的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上最贵的辅导班,到头来只是害了孩子苦了自己。

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关键是要先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终身学习成长的心态、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看到孩子做错题目就发火的家长,是永远也教不好孩子的。要学会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孩子,也要学会理解“不让孩子试错,孩子就不能真正学会”,更要学会激励孩子,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

在暑假里,这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同班同学接受补课,补课的老师是谁呢?就是孩子同学的家长,分别教数学和语,都是主科老师。看到这些以后,这位家长急眼了,心里想:这还了得!一个假期里,你们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而我的孩子没有参加补课,学习成绩岂不是越拉越大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上级部门举报,要求这对教师夫妇停止对自己孩子的补课行为,或者让他们免费辅导自己的孩子也行。

在大多数家长的思想里,读书是孩子最好的出路。这种观念源于他们自身的实际经历,在他们的那个时代,能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家长们也吃过很多没文化的亏,为了不让孩子经历和自己相类的苦,就会尽全力供孩子读书。但是,出身在象牙塔里的孩子,并没有体悟到当初父母的成长过程里的痛苦,加上学习本身是一个比较枯燥的事,很多孩子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厌学心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