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解密管教叛逆期孩子学校怎么办

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你是否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心态的形成......其实,孩子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组成,家庭教育摆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抵不过家庭教育。

每位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学习,学习成绩好,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给大家分享一下让孩子摆脱厌学的方,参考一下。

1.只要孩子努力了!家长就应该接受孩子学习差的现实。家长逼孩子跟上全班、全年级平均学习成绩、甚至要求成绩拔尖的愿望是好的!但不能强求。若家长强求,孩子会走投无路,选择厌学逃避。甚至孩子因为扛不住精神压力、悲观绝望走极端,这样的事(自杀轻身)发生过,令人无比惋惜!孩子成绩差,留级、休学、肆业,考不上高中、大学,绝不是个别现象。

2.学习是一场竞争么?别人家孩子“偷跑”怎么办?为减轻家长们的焦虑,广州市教育局邀请广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告诉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竞争”。

3.抑郁症最主要的表现是开心不起来、悲伤低沉,一个标志性的表现就是对以往感兴趣的事都提不起兴趣了!另外,如果孩子突然出现食欲下降或食欲大增,睡眠等问题,有厌学、逃学等倾向,甚至不经意间表现出自杀的想,家长就需要立马送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了。

4.对于我们来说,小皮知识掌握到这个程度就觉得挺好了(呃),是不是再进一步得100分并不重要。又假如说一学期下来,孩子一个字也不会读,一个字也不会写,那家长倒真的需要重视和观察,因为长期以往孩子也有可能厌学。

5.其实补课很难被禁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市场。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很多孩子确实有补课的需求,比如一些偏科的孩子,比如一些成绩中等的孩子,他们确实需要专业的老师点拨一下。但现在的学生课程,就算是小学课程,很多家长也辅导不了,只能请专业的老师来辅导。如果什么都不准,那么这些孩子怎么办呢?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不少网友认为,都怪家长太过“玻璃心”,既不忍心孩子受苦,又不忍心孩子落后于他人,一些家长总让孩子看到事情的正面性,就真的是为孩子好?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念下,孩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极易产生悲观情绪。

父母工作稳定: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公务员家庭更容易出现学霸,原因在于家长的工作比较稳定,他们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照顾孩子,同时这类家长也并非在家里专门培养孩子。

如果家长还在盲目地追求分数,让孩子变得四体不勤;如果家长只重视做阅读题,却不让孩子多读书;如果家长和老师们还在用逼迫的方式,用多做试卷、刷题的方,把孩子逼成厌学儿童,实在令人可悲。

有些孩子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和睦影响了其情绪稳定和心理安全感,导致没有太多心思去投入学习。有些小孩会认为:只有当我不能去上学了,家长才会关注到我,才会一起来解决我的问题。这类厌学可能类似于孩子给父母亲的一个信号:“你们别闹了,你们赶紧来管我吧!”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