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治理孩子叛逆的学校有办法吗

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标配。如何正确使用对一些同学而言却是个难题。一些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电影而不能自拔;一些同学心智发育仍不成熟,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往往选择通过网络倾诉,不但泄露了个人信息还容易被不法之徒欺骗;还有一些同学遭遇网络诈骗,一些不法分子结合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等互联网新生代工具进行诈骗,上当人数众多。一些同学网购大量商品而不加鉴别,往往遭遇假货、仿品、退货等情形。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身心发展。需要大家加强网络安全自我教育,提升自我“杀毒能力”,抑制各类“病毒”干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希望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遇问题,早干预。家长/老师/咨询师往往对孩子的厌学/休学束手无策,好心帮忙,却总是起到反作用。课程会告诉家长,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困境的关键:建立系统资源和问题解决取向的思维模式。

有媒体在湖南、山西、河南等部分农村地区调研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可能对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在孩子有厌学倾向时,家长应先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以同理心面对孩子。把厌学当作成年人“不想上班”的心情一样自然看待,不要过度紧张焦虑,让他主动先发泄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和孩子好好沟通。

对于这次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是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不仅仅关注未成年人,同时也要关注成年人的精神生活,现在很多成年人一回到家就刷短视频平台一直到半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和休息,同时也客观造成了生育率的进一步降低,平台中的不良内容也毒害了很多成年人的思想,建议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成年人的作息,防止他们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挽救我国许许多多被短视频平台毒害的成年人们。

孩子为了学习经常要花费许多时间,这样也会把自己的情绪归于学习这件事情,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因此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最后,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改变。我们大多数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的训练、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所以父母经常容易犯错误。那么一旦犯了错误怎么办呢?我们说家庭教育是不可逆的,但是可以改变,最关键的是从今天开始,从当下开始,用更好的方、更大的热情、更积极的努力、更诚实的态度去改变。

“我不止一次听到家长抱怨:‘我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他为什么不听话?’却不反省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马艳玲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余年,为上千名孩子进行过心理咨询,见到过各种错误的教育观念,“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非打即骂,方式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有的家长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还有的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物质需求却忽视其情感需求……”马艳玲透露,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导致的。“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通常会有一个问题家庭。厌学、校园霸凌、轻生……有太多的案例证明,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缺失,给孩子带来的痛苦是极其深远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