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把孩子送叛逆学校好吗如何弄

1、引导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通过构建亲子阅读的情景,让孩子每次想起书籍就会想起和家长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孩子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愉快的氛围,对书籍就会有很亲切的关系,对于以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好处。8-11岁的孩子,已经进入校园,投身学习的状态。此时他们的认知已基本形成,正处于“具体运算”的阶段,也正是培养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家长需要重点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群体运算能力。

另一方面,厌学情绪的产生也在于孩子本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失败的挫败感。越大的孩子自尊心越强,倘若成绩不好且一直受到批评,有些孩子就会产生的自卑,自卑心理会使他们丧失自信,担心学不好、考不好、怕责骂、怕失败,从而逐渐形成厌学情绪。这是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一。

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榜样,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教会孩子几个汉字、几首唐诗和儿歌,而是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空泛讲授深奥的道理并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义,孩子自然就不会理解,所以具体的还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以身作则,严传身教。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果对所学的东西一点兴趣也没有,那么自然就会产生厌烦。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所学的内容和学习能力不匹配,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这在通常在过分超前学习的孩子中比较多见。还有一种是完全放养的家庭。等孩子上学了以后,才惊讶地发现老师说的自己一头雾水,而同学们却都懂了。慢慢就会由于逃避而厌学。

讲座伊始,杜小元以“插手游戏”活跃了现场气氛,同时也让家长们在游戏中看清“习惯的力量有多大”。随后,杜小元以一组家长背书包的图片为引,开启了一场发人深思的讲座,引导在座的家长发现,原来生活中帮孩子背书包,帮孩子穿衣服,帮孩子系鞋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孩子养成了不劳而获的习惯,从而忘记了感恩。一封《女儿给妈妈的宣战书》让人哭笑不得,却也同时发人深省,家长们做出的那些以“爱”为名的行为,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是孩子需要的吗?

由于学校或老师原因造成的厌学,家长要和相关方面多沟通,及时了解相关的情况,能避免的尽量避免,能改进关系的尽量改进关系。如果是属于孩子认识偏差造成的,要设改变孩子的看,端正学习态度,慢慢改善相互关系,慢慢提升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然养成了懒散厌学的不好习惯,我找到他问原因,小男孩理直气壮地说:“他们都说我笨,学不会,所以我不想做作业。”听后,我非常震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认为自己很笨,如此自卑,还自卑得这么理直气壮。

青春期孩子厌学,应该具体分析原因有哪些。比如,学习和考试的压力,排名竞争的残酷,无适应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内在动力缺失,把学习当成痛苦的事;学习目标过高,与自我能力不匹配,因达不到目标而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自我否定,抵触学习;家长的要求过高,导致孩子害怕家人失望;成绩下降或考试失误后不能被家长理解,甚至被说教、指责,自尊心受损;学校、老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枯燥,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学校有人际关系问题,与老师或同学发生冲突,孩子会通过不去学校来保护自己和回避问题。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