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孩子在学校乖在家叛逆咋办

2024-06-10 23:44:02   

如皋市教育系统一直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制订了《如皋市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德育·生态体验”五年规划》,将“家庭教育指导培训项目”作为该规划的12个重点项目之一,要求各学校将家庭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引导和统筹家长委员会参与家长学校建设,确保家庭教育时间、师资、活动开展等落实到位,营造全社会关注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但归本到底是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肩负着引领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不仅要教育学生,而且要引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进而改变社会教育生态。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形成合力,为孩子成长提供健康的育人环境,使恶劣的“剧场效应”、“破窗效应”不再重演。

在原来家长上班之前把孩子送上学,就可以直接去上班了,但是现在孩子上学时间延迟,孩子无人接送,家长只能早早把孩子送过去。

1.专家分析,对于低龄孩子进入幼儿园,有些家长比孩子更焦虑。而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主要是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还有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家长的情绪很容易通过亲子互动传递给孩子。为此专家建议,家长要控制好情绪,孩子放学后,多谈论在幼儿园发生的开心事,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印象和安全感。尽量减少以物质形式鼓励孩子入园,在孩子哭闹不肯进班级时应给予具体的承诺,不建议偷偷离开,否则易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

2.幼儿园是孩子独立面对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许多爸爸妈妈们送自家宝贝去幼儿园的时候都会经历难舍难分的焦虑场面,尤其是入学的第一个星期,甚至还有很多宝爸宝妈专门蹲在学校的防护栏边化身侦探,若孩子放学回家后开开心心、爸爸妈妈也便放心安心,如若孩子哭着闹着不去幼儿园,这将会增加家长们的焦虑担忧。

3.而这也正是现在父母们一边深感紧张焦虑,一边逼迫孩子不停补习、学习、好好考试的深层原因。安排孩子去课外班补习、努力学习,实质上是为了缓解家长自身对未来的焦虑。

4.很多家长会在意孩子去不去,学校上不上学,觉得读书特别重要,所以即使孩子闹腾的比较厉害,即使孩子任性,沉迷游戏,亲情冷漠,做出很出格的行为,不少家长觉得只要孩子能上学,人在学校,那就是好的。这其实只看表面,没有看到本质,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品德已经出了问题,他读书只是一种形式,人在学校,但是他的本质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那么这个时候读书就根本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挽救孩子的品德,确保将来能够在这个社会上自立自强!我们必须要确保孩子先成人,最后他才可能成才。

5.开学前,家长可以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调整好生物钟,做到家园同步。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园所节奏和生活,为重返幼儿园后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奠定基础,避免产生入园焦虑。

此次“双减”政策落地,教育新政的实施,说明了政策正在向着促进教育本质回归,回归以孩子为主,强调孩子身体和精神核心素养,所以不少教培机构把转型的念头指向了家庭教育。

亲贝网小编了解到,很多家长都秉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会让孩子晚一些上幼儿园。像霍思燕和杜江的儿子嗯哼,就比同龄的孩子上学要晚一些。

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极度焦虑,每天送去上学的时候都哇哇大哭。当时,我和孩子爸爸束手无策,干着急,觉得茫然无助。在孩子的班级家长会上,向贠老师请教,早上如何把孩子顺利地整幼儿园去,贠老师教的方,真的有神奇的效果。老师的方是:温柔的坚持,有限的选择。尝试过后,不但送孩子上学顺利多了。在别的事情上也很有效果。过年的时候,让孩子给长辈拜年。直接让他问好,他很抗拒。后来就用了这一神奇的宝。

在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多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比如,是否留恋假期,是否期待开学等。针对一年级新生,家长要激发孩子对上学的兴趣。比如会学习哪些有趣的知识,会接触什么样的老师和同学,让孩子提前了解新的校园生活。有的孩子在开学前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焦虑的状况。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困扰,帮助孩子克服焦虑。特别提醒:在开学之初,应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不要给孩子太强的压力和竞争感,要让孩子积极乐观,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