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叛逆孩子强制管教学校如何弄

甩包的背后原因,乍一看是家长责任心的缺失,但其实我很反对冒然将归因教条化,责任心缺失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深究之下,我认为家长甩包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是物质基础的匮乏。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家长为生计奔波,自顾不暇,贫穷限制了家长的带宽,让他们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消耗了相当多的精力。让他们看不到遥远未来的图景,而教育孩子又是最需要目光长远的事,争一时之利弊长短是不明智的。家长在与孩子生活的时候,需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就只顾着夸赞孩子。如果小玲的父母挑出小玲的不足之处,小玲改过后,也许就会得到同学的赞美,小玲也不会出现厌学心理。

在和一些家长谈过之后,我也理解家长们非常无奈的心情。很多家长还是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绩的,也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很多钱。但是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表现让家长非常寒心,最终就索性放弃孩子了。而且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关于原因,主要还在于以下几点。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去学习、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到上学,甚至到中学,可能接触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家长,他们时时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

报名详情及考取费用请加留留老师咨询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元教育体系,组成了人生的教育系统,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开展的非常好,但是家庭教育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家庭教育指导师介家庭教育指导师旨在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家长及孩子的测评找到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通过授课建立家庭教育理论基础,跟踪指导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家庭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家庭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上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改变孩子的生活、学惯,建立孩子的德行和责任,帮助家庭幸福。

某些家长,当然不是跟孩子有仇,而是自以为“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在他们的眼里,自家的孩子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或沉迷网络,或厌学、胡闹,或叛逆不听话,是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重症下勐药,必须采取非常手段才能将其“挽救”回来。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地相关部门要根据《大纲》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切实做好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部门牵头负责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文明办协调各部门力量共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教育部门加强幼儿园、中小学校家长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卫生、人口计生部门大力发展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人口学校等公共服务阵地,对家长进行科学养育的指导和服务;人口计生部门负责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推进工作,逐步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妇联、民、教育、人口计生、关工委等部门共同承担做好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管理工作,推进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重点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三者之间联系紧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这种“懒散”“不上进”的表现背后其实是精神心理问题,大多以为孩子就是厌学、偷懒。孩子学不进去,家长高压强迫,这必然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