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洛阳老城扬州强制戒网瘾的管教所

因为疫情只能上网课学习的孩子,一接触网络就开始沉迷各种电子产品,手机、ipad、电视……孩子每天手机不离手,作业一直拖延,家长稍一批评就脾气火爆,家长的内心只有“崩溃”二字。有时候真的会想能否换个孩子,最好是邻居家品学兼优的那种......很多家长主要关心孩子身体方面的毛病,但是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基本上不关注,或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如同身体难免会生病一样,心理也会生病,而影响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外部社会环境。比如因为父母情感不和,长期在孩子面前争吵;父亲抽烟、酗酒,整天在孩子面前醉醺醺的,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忽视了对孩子应有的关注;或是亲人离世,巨大的悲痛让孩子无法自拔,导致萎靡不振,无法集中注意力……成人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恢复心理健康,而孩子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弱,可能长时间无法回到心理健康状态,这时家长就可以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心理门诊咨询、就诊。

现在的家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身上所反映出的“过分溺爱,过分放纵,过度教育,过度期望”的“四过”现象十分严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困难。每位教师都要意识到确实有必要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给予指导,使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学会科学的育人方。

长久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会直接影响视力,还可能引发网瘾等系列问题。此外,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也会对部分判断力弱、抗诱惑力弱的学生产生不良冲击。学生要制定好假期计划,为即将开始的另一段生活做好准备,不要通宵上网、打游戏或者追剧,杜绝毫无节制的放纵行为,抵制网络诱惑和伤害,做自己的主人,防止网络沉迷。学生应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多关注现实世界,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

教育行业最根本的核心就是做好家庭教育,学好家庭教育可以给孩子自己家长进行心理指导,自己制定更加科学的培训课程和项目等。

很多家长对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都非常的头痛。而在这个大数据信息时代,想让孩子不接触电子产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导致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就是吴亦凡的家庭教育。他曾经像是一张白纸,但父亲的抛弃,母亲的辗转,让他错过了接受良好家庭教育的机会,尝尽了同龄人不该承受的苦。

今年提出的家庭教育草案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湖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也提出,即便外出务工,父母也应担负起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必备的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孕期夫妻、婴幼儿父母、学生家长应当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树立正确育人观念。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但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过于注重成绩和分数,尚未认识到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