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南平浦城孩子叛逆期送军事化学校

有些父母表面上特别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孩子喜欢哪些科目,在哪些科目不上面有缺陷,也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学习最好的状态,就是集中精力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深刻的记忆,但如果你长期钻在一道题或一个科目里,肯定会导致头昏脑胀。那么一定有计划地学习,记得自己当初在学习上自习时,就是把两小时的时间分成四个学科来学习,数学一小时,英语半小时,语文半小时,其他半小时,这样交换的目的,可以让脑袋换个思维方式,不会导致昏昏沉沉。

让孩子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不会的就辅导一下,家长千万不要代劳。做作业能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也算是对上学期的总结。

北师大的刘坚院长用了7年时间,采集了176万小学生,207万初中生,19万高中生以及数万名老师、校长,110万学生家长,最后发现:补习班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校外补习的时间过多,不仅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效果不好,而且就是对于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是百害无一利的。

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在校内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关注、陪伴、咨询。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们,在这方面应承担着重要责任,平时要有意识学习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尊重孩子,获得孩子的信任。在唯分数论的时代,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像除分数之外的事都不重要。等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厌学之后才着急求助,其实,成绩下降、厌学只是表现,背后有着更多的原因。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着作。《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一说起谁家的孩子迷上了上网不爱学习,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他自制力太差!”“他爸妈天天打,不管孩子!”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要不然就是怪爸妈。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这话固然没错,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后一句:“教不严,师之惰。”按理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教育环境也从家庭转移到了学校,不能忽视家庭教育,但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轨道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孩子厌学,染上网瘾,学校难道真的没有责任吗?

第二个原因是,虽然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成绩排在全班第一,但可能会出现考试成绩异常等错误,也可能出现别人超过他的情况。为了消除这些妨碍他名列前茅的隐患,他必然会反复练习所学。例如,如果其他孩子只做一个练习册,他可能要做三到五本书才能停下来。长此以往,在反复枯燥的过度学习中,一些孩子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对知识产生厌倦,从而导致厌学。

面对分离焦虑,陈赛建议,家长们在开学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们,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也可以和孩子们“回忆”上学时和小伙伴、老师们一同玩耍的快乐时光。开学后按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都有利于帮助孩子摆脱分离焦虑。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