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戒网瘾学校在哪里报名咋搞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学习永远不晚。为了使孩子从小热爱读书,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我们家庭成员齐上阵,营造良好的读书家庭氛围,打造“书香家庭”。疫情居家期间,为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树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逐渐养成会劳动、爱劳动的习惯,我们以“能干的我们”为话题开展了一期线上线下互动,比赛叠裤子、叠衣服、团袜子,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了自豪感。复园后,我们继续延续了这个话题,生成了《小手,小脚,小眼睛》班级主题活动,以手、脚、眼睛为课程载体,引导孩子熟悉身体感官,同时体会到手,脚、眼睛在日常生活中多样的作用,增强其灵活性,并在主动运用感官的过程中体会到长大的快乐。

居住在维也纳的芬兰人西娜·卡尔宾从未想过要花钱请人给她的孩子做家教。但后来在2020年初,奥地利的学校因为疫情而关闭。她和丈夫努力帮助他们7岁的儿子远程学习,同时还要做他们自己的工作。卡尔宾为孩子报名参加了由奥地利一家初创公司GoStudent提供的一对一在线辅导,想着他能上几个月课。一年半后,她的儿子回到了学校,而且还在享受每周一次的家教课程。他告诉妈妈,他很想继续读下去。

只要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父母就一定不要出手帮忙,即使孩子遇到了困难,也不要轻易提供帮助,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理习惯。

4、在读书上我们要做孩子的榜样。我们对孩子提什么要求,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回家至少看半小时的书,如果家长在一旁看电视却要孩子去看书,孩子肯定不服气。下一周学校将开展“读书周”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爱上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让书籍伴随孩子们的一生。希望家长配合,和孩子们一块阅读,活动结束后,学校也将表彰在亲子阅读中表现出来的好学生,好家长。

学生变化及效果:学生的批注习惯基本养成,能熟练运用批注符号;学生课堂上的思考多了,读书多了,操作实践多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力明显提高了;老师在课堂上的话语少了,轻松了。

很多学生刚来学校时,内心有自卑感,说话也不敢看别人的眼神。在老师的鼓励下,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和别人交流也不胆怯了,敢和别人打招唿,甚至变得有礼貌了。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学生家长纷纷表示出了对学校的感谢。学校虽建校时间不长,但学生在学校就读后,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家长们也表示,就当下来说,希望老师们多多费心教导孩子;未来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毕业后能自我独立,适应社会,甚至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其实作为家长,对于孩子选择学校在意的并不是私立或者是公立,家长们只希望孩子在学校能真正学习到知识,受到好的教育。

关于选择学校,给家长一个重要的建议就是,不要越俎代庖,什么事都给孩子包办。作为父母,需要提前对孩子所心仪的学校,做充分的了解,将学校的优势劣势如实的告知孩子,带孩子到学校实地考察,让孩子在真实感受、接触、了解之后,得出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选择。要尊重孩子的想,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路。这既是一种***的家庭管理方式,更是让孩子提前明白,选择其实都意味着责任,还意味着风险,这其实对孩子而言是人生的重要课程。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