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问题儿童学校如何是好

尊重孩子,家长不带情绪的和孩子说话,了解孩子闹着要外出的原因,了解孩子闹情绪的真正原因。并可结合孩子的理解能力,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适当告知孩子政府当前举措以及其它相关的疫情情况。不少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手足无措,感觉自己无可奈何,尤其是当孩子厌学叛逆,甚至不读书的时候,家长更加焦虑,很多时候家长想树立原则,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而且,当孩子还有很多的压岁钱时,家长似乎拿孩子更加没有办法,因为他有足够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徐淑娥律师着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保护四个方面给大家进行了普教育,并结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重点讲授了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危害和预防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以案说的方式,告诫广大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己的律意识,远离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与律师互动。大家表示,今后会努力学习律知识,做一名尊学守用的小公民。

很多厌学的孩子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他们就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面玩。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要及时想办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只有孩子的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不是意味着遭受家庭暴力就只能寻求私力救济而不能采取公力救济呢?并不是的,我国《反家庭暴力》中明确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随着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另外还有个别“事儿多”的家长,特别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由老人抚养的孩子,对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很不放心,不是担心孩子冷了或热了,就是担心孩子是否吃饱睡好、是否被人欺侮等等。遇到这种家长,我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工作在前,对孩子照顾得更细心,对孩子每天的活动及表现,如吃饭、喝水、入厕、睡眠、游戏等都做到心中有数,离园时告诉家长;二,让孩子做家长的传话筒。家长一般都比较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一些情况家长不会很了解,有时会产生误会,这样我们就利用孩子来做传话筒。

其实说到校园暴力屡禁不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性的冷漠与怯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在《少年的你》中反应出来的又一个社会现象。高三临近高考这一人生重要关口,所有人都把重心放在了学习上,别人打架斗殴遭受校园暴力,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面对一个疑似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和性虐待的孩子,医生做出怎样的反应才最具职业道德?一位儿童精神科医生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选择将案件上报,却因孩子父亲的指控而陷入漫长的官司,并遭到了医师公会的惩处。

李某某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应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保护好自己,不被二次伤害。若受害方伤情严重,还需请警察开具验伤单,到指定医院对伤情进行鉴定。同时,还可向其所在的基层组织如村委会、居委会、街道及妇联等单位进行求助。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