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商丘虞城军事化学校驻校教官

“妈妈”一词是我对小班老师工作最想总结的。作为大部分上班族的孩子父母,在孩子们达到入学年龄时,一般会急迫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甚至有的孩子还未到三周岁就被送到幼儿园,排除让孩子学东西这一点,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孩子上学、大人上班的生活压力,而一个三周岁的孩子,吃喝拉撒都需要大人陪同的时候,老师的出现便直接担当了“妈妈”的角色。从自以为是的小皇帝状态到“一二一”的幼儿园生活,使得众宝宝们纷纷出现频繁感冒等等的“上学综合症”,其实考虑到几位老师却担当着整个班级孩子们的“妈妈”角色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多多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最近这两个周末是幼儿园入园报名和现场验证的时间,笔者的孩子也是今年下半年上幼儿园。孩子平时在家都一个人玩,马上就要进入集体生活了,不仅孩子焦虑,我们做家长的也有些焦虑。

家庭教育的根基是家庭,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家庭建设。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教育本身是示范,是引领,是唤醒,不是说教。美好家庭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强大的模仿者,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首先你要成为富有爱心的父母。尽管家长无直接教育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但是家长可以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本位,最根本的是,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要在美好家庭建设上下功夫。

1.不可否认,让孩子考出漂亮的成绩、升入理想的大学,这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成果,但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如果家长把“好教育”标准仅仅局限在孩子的考试的高分数上,把家庭变成了孩子的“附属学校”,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培养,那就一定不是“好教育”,甚至离“好教育”的标准越来越远,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2.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人格能否完善发展,困惑和烦恼,更是普遍现象。80%左右的家长不懂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甚至有的父母用惩罚、体罚作为主要教育手段,亲子矛盾和冲突日益严重。

3.针对家庭教育理念不够科学的“特需家庭”,学校组织在家庭教育、心理教育方面有特长的老师,到“特需家庭”进行专访,面对面分析交流,逐一指点提醒,家长们听得懂、学的真,理念方领悟深,“特需家庭”迎来新气象。

4.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根据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并能用于指导家庭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丰富并梳理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初步建有符合学校实际、家长实情的家庭教育校本指导手册。

5.3、就业范围广泛,家庭教育指导师不仅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制定科学的学习规划,还可以为不同人群,不同的场景提供指导教育。

那么家长焦虑的根源是原因呢?《唤醒孩子内驱力》这本书提到家长焦虑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对社会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和人自身根深蒂固的虚荣心。

所谓会妥协的父母,核心是破除「都是为了你好」这个可能是最大的家庭教育谎言,而是慢下来、靠上前,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给予支持,共同成长。

双明确了父母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细化了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同时学科培训也将受到限制,这是将教育回归正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身,这就是为什么说双减还要做“加”的原因,因为减少了学生的负担,相应的增加了家长应当承担的责任。

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在一个家庭当中,家长学怎么做家长,孩子学怎么做孩子,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学怎么合作。而家庭教育指导师就是根据这个家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去深入挖掘导致种种问题的深层原因,去教家长做好家长,教孩子做好孩子,教会双方如何良性合作,形成优的家庭关系,促进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健康快乐成长。年龄越小的孩子,父母改变一点,体现在孩子身上就越明显。即使是年龄大的孩子,如果父母改变的决心足够大,也一样会有改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