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招叛逆孩子的学校有方法吗

第十五条第一款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当学生朋友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辍学现象。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很大,如何对待孩子厌学,作为家长应该要注意哪些呢?聪明的家长的这几个做法,值得借鉴。

“双减”背后是家长责任的增加。有些家长对“双减”策最大的误解就是家长可以尽量将学生交给学校,不用多管了,其实这是对策很大的误解。有的家长反映,“双减”下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没有成绩排名,变得更加焦虑了。其实变得焦虑才是正常的。“双减”下家长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家庭教育要怎么做,其实是值得家长们深思的。

1.既然家庭教育能够上升到律的高度,说明我们切实地认识到家庭教育问题存在一些问题。我本身是一名小学老师,对此律了解比较多。我感觉家庭教育确实应该提上日程了,特别是一些单亲、离异的家庭,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我认为此对我的教学、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也一直在学习。我想如果每一个父母都“持证上岗”,那我们的国家应该是栋梁层出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依带娃”成为父母的必修课,如果不合格,律就会“出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3.一个做家长服务的团队,曾通过网络,做了一次有两万余人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3%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没有课余爱好,24%的家长不知道孩子的课余爱好;43%的家长表示只能保证孩子的生活起居,很少陪伴孩子;91%的家长认为孩子存在晚睡、撒谎、沉迷手机、逃课和厌学等问题……

4.每当我提到家庭教育,就有无数家长跟我说:“我们文化水平低,辅导不了孩子的功课”“我们工作太忙,没时间辅导孩子写作业。”其实,听课、写作业、应对考试,这仅仅只是狭义上的学习。同样的,辅导孩子功课,也是狭义上的家庭教育。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当今这个时代,基础教育资源根本不缺。事实上是,让孩子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该怎么学习、如何保持长期的学习习惯和动力,远远比辅导学科内知识要更重要得多。

5.据介绍,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如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权益的,根据情况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司机关可依督促和引导失职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治意识。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家长的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家长应树德树形,为学生立下榜样,学习家庭教育之精髓,引导孩子未来发展。

所以说不是补课和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家长的管理,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理孩子,认为放到学校就可以放空自己,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帮助和推进家庭教育,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12月5日下午泗州学校开展了“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协助家长寻找家庭教育的“心动力”。

孩子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家长不能将教育重任全都甩给学校,自己只负责“坐享其成”。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同样必不可少,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