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针对孩子叛逆的学校如何是好

首先,不要过分责怪孩子,尤其不要把老师的抱怨直接传递给孩子。孩子打人的原因可能和我们大人猜测的不一样。如果一味地责怪她,可能会让他觉得委屈,不被理解,与父母的沟通渠道关闭。这样,家长就无法了解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提醒家长,你的猜测不一定是孩子心理的真实想法。此外,过度责备会使孩子对学校产生敌意、厌学,也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我们无法知道面试时孩子究竟因何原因只字不答,但如果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没有对孩子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无法顺利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错过了心仪的学校是小,让孩子从此自信心受挫,产生厌学的情绪才是得不偿失。

孩子大脑有二个按钮,一个快乐按钮,一个痛苦按钮。如果在养育过程中,家长方式方不对,孩子极有可能把学习这件事和痛苦联系起来。那必然厌学。谁愿意去做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呢?

还有一些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一顿责骂,孩子久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感觉压抑和愤懑而郁郁寡欢、甚至厌学的情况也不少见。这样的家长可能受了传统的思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影响,只要出现状况,就认为是自己家孩子的原因,这是典型的刻舟求剑式的固定思维,没有客观了解事实,是不合理的。

同学们会因为种种原因,学习成绩下降。家长也会因此而着急、浮躁。家长与孩子们之间会出现代沟。这时的家长应当先冷静下来,找孩子好好谈一谈,找到成绩下降的病因,加以分析并找到解决方,而不是责怪孩子,甚至打骂。(最好找个例子,这里看你自由发挥)

首先情感上理解和共情孩子,一定是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消极情绪才会想要去逃避一件事情。接着需要共同讨论找一找厌学的原因是什么?三是根据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厌学的孩子还是需要更多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很多孩子的“厌学”现象也是和“超限效应”有关。有些学校的老师会给孩子布置大量的超出孩子忍受极限的作业,或者老师并没有布置过多的作业,家长却又额外的加了各种练习勉强孩子去做,孩子就会陷入“超限效应”,产生厌烦和反抗心理,但又因畏惧老师或家长的权威,就把愤怒的情绪转移到学业上,“厌学”就是这样产生的。

孩子成长路上思想的提升,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培育等都离不开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为了促进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学生在校情况的了解,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让每一位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共同教育孩子,我校高2020级的全体家长在5月23日上午相聚在一起,共赴一场有意义的家长会。

很多家长会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刚刚上学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呢?如果从小学开始就不好好学习的话,那未来岂不是提早宣布死刑了吗?为什么同样是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学生的差距就会如此明显呢?这还不是和家长有分不开的关系。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