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通报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叛逆期怎么办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是中国教育的一件大事、喜事、好事!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不仅感到欣喜,也更多了一份责任和动力!本次《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与基本方法,也为家庭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深化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与孩子讨论的过程中,家长要坚持深入分析,不要责怪孩子,让孩子说出真正的原因,绝不推卸责任;家长要引导孩子找到今后应该采取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孩子的成长,是一点点离开家庭,和外界建立联系,成为有适应力的自我。这需要他们在家庭归属感的基础上,去发展对其他团体的心理归属感。比如,他们要在学校里适应学习,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一员;他们要在同学中找到伙伴,在同龄人中获得认同感;他们要在社会见闻中思考,为成为公民做好准备。这些不同团体的心理归属聚在一起,结果就是构成一个丰富多元有弹性的自我。而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自我归属整合上出现问题。他们无形成对校园等团体的归属,也无在交往中塑造社会角色,只能蜷缩在初始的家庭中,在拒绝和焦虑中显得无力。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

因此,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很大原因在于家长。建议爸妈们和孩子一起拿起书本去阅读,为孩子营造一个爱读书的家庭氛围。

孩子厌学一直是一个令父母头疼的问题。厌学的主要表现为不愿意学习,借故逃避学习,上课无精打采,不做作业。谈起电脑、电视剧、游戏兴致勃勃,一谈学习情绪就低落,沉默寡言,他们把学习当做一件痛苦的事情。要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弄清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有些家长开始意识到当前家庭式教育的突出问题,孩子渐渐开始提前叛逆,厌学、与父母反目成仇。家长们开始寻求社会层面的帮助,而政府也开始针对教育展开一系列整顿。

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孩子会因为性格的原因,而跟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好,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吵架,甚至还会跟同学动手,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最终跟同学的关系越来越僵,导致不想去学校、厌学的消极情绪。

自身原因:思想压力过大导致了厌学,这也跟父母的家庭教育有关,孩子年龄尚小承压能力较弱,在家庭及学校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下,让孩子有了逃避的心理,只想逃避学习、逃避学校。

当孩子不想上学、装病、撒谎、伪造假条时,很多家长会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有的父母会生气的质问,沟通不畅就动手打骂;有的父母会视而不见孩子的叛逆,一味的逼迫;有的父母会冷处理,用冷漠来显示自己的威严,但不管你是哪一种处理方式,如果你不能真正去了解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在孩子的眼中,他的想无人关心,他的委屈无处诉说,他的情绪无处宣泄,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更加不想上学,甚至会造成无弥补的后果。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