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孩子管教学校怎么引导咋办

其实,要想解决孩子厌学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找到孩子为什么厌学的原因,只有找到这个原因才能真正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愿意上学,而采取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逃避学校和学习呢?这些原因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所介绍孩子焦虑的一个非常常见的迹象是在学校表现不佳。患有焦虑症的孩子可能会因焦虑带来的身体疾病而无法上学,并且可能会因睡眠障碍和不断担心而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些迹象包括成绩下降、经常不做作业、对功课感到不知所措、持续拖延和难以专注于任务。

首先要说的是,看完这名家长的“表演”,总算也知道熊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熊孩子的原因了。家长都这么熊了,孩子能不熊才奇怪呢。

孩子有那么多兴趣爱好,一方面,家长可以多深入和他交流他喜欢的东西,比如打球,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上学的话题上,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对他本身的重视,而不是只关注上学;另一方面,如果复学普通学校困难,退而求其次也可以考虑让孩子上与他兴趣爱好相关的学校,至少要让孩子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孩子需要思考选择自己的未来,对未来有期望,家长需要激发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机。

针对家庭矛盾的焦点,程寅老师首先请家长停止说这几句口头禅:“我的孩子就是懒!”“我的孩子就是心理太脆弱!”“我的孩子就是自制力差!”她告诉家长们,这样说可能让你们都觉得很不舒服,而且对解决问题一点用也没有。“我们要学会在系统中看问题,去理解孩子的行为。”程寅说,出现厌学的情况,最大的苦主是孩子,孩子是最想真正解决问题的人;父母是一个协同工作的团队;目标是更有效地协作去面对、处理每个家庭遇到的独特问题。

建立上学的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在学校一定能刻苦学习,勇敢面对挑战,取得好成绩一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我们为什么要上学?长大后要做什么?让孩子有所期待。

从厌学到复学,需要的是一种动力的改变,一种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转变。作为家长,需要先稳定自己的状态,再寻找最有力的办,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回归原来的轨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我对孩子的态度是不定过高的期望值,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让孩子把学习当成负担和压力。

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压力过大,那么长期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孩子就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反之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