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孩子叛逆矫正学校咋搞

1、从玩耍着手,引导孩子说出厌学的原因。如果家长直接问孩子为什么厌学,他们会更加抗拒,会让他们更加厌恶学习。父母可以带孩子去玩。当孩子们玩得更开心的时候,可以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来试探孩子。在这个时候,孩子们更容易说出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也不会对父母有任何抵触。1、家长一定要做好表率,你的言谈举止都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当孩子上学后,放学回家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不要在写作业期间看电视去影响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十分重大!每一次的家长会都少不了家长最为关注的家庭教育主题,在本次会议,王园长以育儿案例分享,和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复学后,家长老师都期望孩子们能迅速恢复正常的学习状态,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可是他们又达不到相应的目标。比如我们班有个女孩子,疫情前学习成绩非常好,可是复学后就不愿意上学,父母连骗带拐送到学校门口也不愿意下车,经过一番了解,原来孩子线上教学没有认真学,很多功课都没有完成,复学后的学习成绩没有跟上,怕父母和老师失望,所以每天起来就编出各种理由拒绝上学。

亮点之一,是可以责令“问题父母”接受家庭指导教育。比如说,在四川泸州叙永县的全国首个涉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刘某和张某夫妻俩正在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双方因为离婚纠纷导致13岁的女儿产生厌学情绪,不间断逃学,父母处于放任状态,老师多次家访劝其返校无效。于是,承办官向这对夫妻发出了“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指派两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其进行指导。

“有的家长太焦虑了,上个小学真不用这么焦躁。”她介绍说,有些家长的焦虑体现在希望孩子升入小学一下子就能表现得完美,看到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火气就要上来。

新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把家事上升为国事,进一步厘清了家庭教育的边界,明确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体。学校和家庭的责任边界厘清了,但我认为家庭内部的责任边界同样需要厘清,让家长更像家长,让老人更像老人,让孩子更像孩子。

家访中,老师们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介绍学校的双减、课后服务策、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和合作。与家长共同研究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此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

1.表态: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孩子性格的形成,情商的培养,都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现如今出现家庭教育缺位,父母放养孩子,教育方式不合理,不科学等问题层出不穷,影响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国家以立的形式提高家庭教育的地位非常有必要。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